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长期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研究问题、制定政策、推进工作,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从文山会海中抽身,向田间地头里扎根,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书写作风建设的时代答卷。

观当下调研,仍需警惕“三假”。一是盆景假象。打造示范点,回避矛盾区,调研路径严重失真,折射出部分干部“怕揭盖子、怕捅娄子”的畏难心理和“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的畸形政绩观。二是数字假象。调研任务摊派和数据报送紧急致基层疲于填表报数,调研重心严重失焦。这种重留痕轻实效的倾向让调研沦为数字游戏,凸显出形式主义换汤不换药的顽疾。三是报告假象。调查研究沦为材料秀场,调研报告看似高大上,实则脚不沾泥,对策建议沦为空中楼阁,调研结果严重失效。这种闭门造车式调研暴露出脱离实际的官僚主义积弊。

祛调研之弊,以“三真”破“三假”。真刀真枪炼脚力。建立干部驻村驻企轮岗制,深入基层,多层次全方位收集民意。探索“现场办公会”模式,会议开到问题一线,边调研边议事边决策。构建“问题导向”机制,带着问题下基层,带着答案回机关。真章真效筑堤坝。建立多维联研整合机制,以选题会商避免重复调研。推行“问题—责任—整改”闭环管理,把脉问诊开列问题清单,对症下药明确责任清单,跟踪问效做实整改清单。强化长效监督保障机制,推行“四不两直”常态化,创新“红黄绿”三色督办机制,构建“调研—建账—销号”可视化督导体系,引入群众阅卷考评。真心真意植沃土。恪守清风式调研,轻车简从,杜绝形式与奢靡。合理设定调研任务和报送时限,全面考虑数据收集、整理、审核等环节的实际需求,确保数据及时准确。建立“解剖—提炼—推广”成果转化链,实现研一题而通百问的乘数效应。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须谨记“防止为调研而调研”的告诫,以真调实研锤炼作风,用务实制度筑牢堤坝,扎根基层厚植情怀,推动调研数据转化为民生笑颜、走访建议落地为惠民实招、整改台账兑现为发展实绩,方能使学习教育深耕细作、落地生根,令作风建设常沐春风、永葆活力。(中共三亚市海棠区委组织部 林梅雪 )

编辑:蔡文娟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