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白沙,暖阳和煦。法治的暖流,正通过一系列精准、生动、深入的普法宣传活动,流淌进校园、社区和乡村的各个角落。近期,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公安局紧紧围绕提升全民安全防范意识这一核心,精心策划,多措并举,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旨在筑牢从校园到家庭、从社区到乡村的全方位安全防线,绘就了一幅警民携手、共护平安的和谐画卷。
聚焦青春守护
让自我保护种子在校园生根发芽
“如果有人想触碰你的‘小秘密’,或者已经让你感到不舒服了,有哪些聪明又安全的办法可以保护自己呢?”白沙县公安局“警察姐姐”宣讲团成员亲切提问,瞬间点燃了六至九年级学生的参与热情。

讲座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和有奖问答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氛围中掌握识别危险、有效拒绝和正确求助的知识。一名七年级学生表示:“警察姐姐讲得很清楚,让我明白了什么时候该大声说‘不’。”
与此同时,在青松乡的校园内,青松派出所联合县局刑侦大队、县妇联,共同走进校园举办了“防性侵”专题普法活动。县妇联同志将法律知识与心理关怀结合,告诉学生:“万一遇到不好的事,绝不是你们的错。要勇敢告诉爸爸妈妈和老师,我们永远是你们的后盾。”这番话缓解了女孩们的困惑与恐惧,为她们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护。
聚焦重点领域
警校联动共筑家庭“安全港”
除了深入校园,白沙县公安局还将普法宣传延伸至家庭,通过警校联动,共筑家庭“安全港”。
在家长会的宣讲环节,打安派出所所长钟勒群面向在场的父母们说道:“各位家长,交通安全意识要从我们自身做起,给孩子树立榜样。这头盔戴上是为谁?不是为交警,是为您自己的安全,更是为了家里盼您平安归来的孩子!还有这安全带,‘咔哒’一声,就是系上了一份对家庭的责任。”直观的案例和关乎家庭责任的话语,让“一盔一带”的重要性深入人心。

面对学生家长群体的电信网络诈骗,民辅警的讲解更具针对性。“各位爸爸妈妈,现在骗子专盯家长群,冒充老师收费、谎称孩子出事要医药费的骗术层出不穷。请大家务必牢记:凡是接到陌生电话要求转账的,凡是群里收到可疑缴费通知的,一定要先通过电话或当面与老师、学校核实!咱们辛苦挣来的钱,决不能便宜了骗子!”民警曹双燕说道,他们结合真实案例,层层剖析骗局,并现场引导家长完善“国家反诈中心”APP的信息,为家庭财产筑牢“防火墙”。
此外,民辅警还特别提醒家长关注孩子的日常安全环境。“请大家平时多留心,教育孩子上下学结伴而行,不接受陌生人的东西,也请密切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孩子的安全,需要我们学校和家庭共同守护,发现任何异常,请第一时间和我们联系!”这些贴近家庭关切的提醒,引发了家长的强烈共鸣,有效织密了家校协同的安全防护网。这些提醒引发家长强烈共鸣,一位家长感慨:“平时忙工作,忽略了安全教育,现在才知道还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啊。”
深耕乡村沃土
精准滴灌法治“养分”
乡村普法,贵在精准与接地气。近日,借海南省残疾人文化艺术下乡巡演活动在邦溪镇南班村委会举行的契机,邦溪派出所联合交管中队,在做好安保工作的同时,开展了一场面向村民的精准普法。

“乡亲们,天上不会掉馅饼!凡是让你转账汇款的,都得多个心眼!”派出所民辅警用最朴实的语言,向围坐的村民反复强调“不听、不信、不转账”的反诈原则。交管中队民辅警则聚焦"一老一小"群体,拿着安全头盔现场演示:“骑摩托车、电动车,这头盔可不是戴着给交警看的,是保你们自己安全的‘金钟罩’!酒后更不能摸方向盘,那是拿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开玩笑!”这种寓教于乐、紧贴地气的宣传方式,让法律知识和安全理念在欢声笑语中深入人心。
此次系列宣传活动,是白沙县公安局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深化“精准宣传”工作的集中体现。通过覆盖学生、家长等多类群体,构建起“校园-家庭-社区-乡村”四位一体的普法宣传网络,有效提升了全民的法治素养和安全防范能力。下一步,白沙县公安局将继续创新宣传载体,丰富宣传内容,让普法工作更接白沙地气,更暖群众民心,为构建更高水平的平安白沙、法治白沙贡献源源不断的公安力量。(来源:白沙黎族自治县公安局)
长按二维码关注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