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公安局,提起何珍,办事群众念念不忘的是出入境窗口后“贴心得很”的她,同事由衷敬佩的是情指中枢里“一丝不苟”处理文件的这位三级警长。从出入境管理的“服务窗口”到情指中心的“文件处理”,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她对精准严谨的极致追求,这位让群众信赖、同事认可的女警,始终以初心扎根岗位。

工作中的何珍
何珍用专业与温情践行使命,在“零的突破”中彰显担当,在“只跑一次”中履行承诺。她以忠诚书写担当、用服务温暖黎乡,既是新时代基层民警多面担当的生动写照,更是“出入有境、服务无境”公安精神的温暖诠释。
她用专业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在出入境管理一线,何珍始终以专业和细致应对各类复杂情况。
一位七旬老人因子女在国外突发疾病,急需办理护照前往照料。由于老人不熟悉流程、材料屡屡出错,何珍没有一丝不耐烦,而是主动上前,一句一句讲解、一项一项核对,协助老人完成填表、拍照、缴费全流程。她轻声安慰道:“您别急,今天一定帮您办好。”原本需要五个工作日的流程,仅用一天就全部办结。老人紧紧握着她的手,激动地说:“何警官,你比亲人还亲啊!”
这样的场景,在何珍的窗口工作中并不罕见。她常说:“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我们快一步,他们的困难就少一分。”
“只跑一次” 她把承诺变成现实
在出入境办证大厅,何珍是另一个形象。
她大力推行“只跑一次腿,当日即办结”的服务承诺。群众来办事,最怕来回跑。开餐馆的王老板来换发护照,体验后连连称赞:“真是快!以前得跑几趟,现在材料齐了一次搞定,还设立了自助填表机器,像在自助取款机取钱一样方便,为我们做生意的人省了大把时间。”

何珍为餐馆老板解决换证问题
三年来,她带领出入境大队民辅警受理出入境证件上万件,实现了“零投诉”。这背后,是她把群众“急难愁盼”放在心上的执着。
“蔡某华”事件 她以行动彰显执法温度
工作的温度,不仅体现在效率上,更体现在对特殊群体的关怀中。
在一起特殊案件中,何珍展现了执法工作既有力度、更有温度的一面。细水乡的“蔡某华”患有脑瘤,因证件问题无法治疗,家庭陷入绝望。何珍在走访中了解后,立刻行动起来。“那是救人的事,一刻也等不得!”她带领民辅警加班加点,以最快速度为“蔡某华”办妥了证件,让她能及时治疗。

何珍到“蔡某华”家了解情况
村民老符提起这事,依然感动:“我们都以为这种‘外人’的事没人管,何队长却当成自己家的事来办,真是心善!”
新岗位新挑战 情指一线再出发
从面向群众的“服务窗口”到全局的“文件处理”,对她而言是全新的挑战。
处理全局文件工作任务重、标准高、责任大,需要极强的风险意识、专业素养和统筹管理能力。何珍将她一贯的细致、耐心和之前在机要工作中锤炼出的敏锐洞察力、数据分析能力带到了新岗位。她积极投入到了全新的工作中,将在服务保障一线积累的经验,转化为文件处理工作中协调处置内部信息需求的宝贵财富。
在文件处理中,何珍和同事们负责应对各类文件。在处理一份文件时,何珍凭借其清晰的思路和能力,迅速与相关科室,以最短时间完成了文件的审阅、流转与落实,确保了工作的顺利推进。“何珍调到情指中心后,感觉我们整体的联动效率提升了,她总能抓住关键环节。”青年民警陈川悟时这样评价。
从打击犯罪的雷厉风行,到服务群众的春风化雨,再到情指中心文件处理工作的运筹帷幄,何珍身上体现了一名新时代基层公安民警的多面担当。经县委县政府批准嘉奖5次,2024年被省公安厅授予个人嘉奖,家庭获评省“最美家庭”,这些荣誉,正是对她“俯首甘为孺子牛”精神的最佳注解。
面对赞誉和新岗位的挑战,她只是朴实地说:“我就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做了该做的事。无论在哪个岗位,群众笑了,各类文件妥善处理了,心里就特别踏实。”
在这位女警身上,“人民公安”四个字,有了最接地气、最暖人心的诠释。从“服务无境”到“文件处理”,何珍的从警之路,越走越宽广。(来源:白沙黎族自治县公安局)
长按二维码关注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