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海南省苏学研究会组织专家学者齐聚海口五公祠,召开“传承民生情怀专题座谈会”,纪念苏东坡在琼山题写《泂酌亭》诗925周年,共话东坡文化当代价值。
海口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艳在座谈会上表示,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凝聚各方力量构建东坡文化研究学术共同体,推动形成兼具理论深度与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让千年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座谈会上,海南省苏学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苏学会琼台文化研究专委会会长、省作协副主席彭桐提出,应深入挖掘“泂酌亭”所蕴含的水利文化遗产价值,强化本土文化认同。通过活化传承,使千年古泉从静态遗址升级为水利遗产活态传承的标杆,将宋代民生实践转化为新时代干部教育的生动教材,进一步提升五公祠文化地标影响力,助力海口文旅融合发展与海南文化根脉守护。
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副会长、海南省苏学研究会理事长李公羽介绍,近年来,在省及相关市县政府重视下,海南苏学研究专家通过系统文献研判与田野调查,已逐步梳理出深藏于文献史志中的东坡诗词文赋、人文史料及行经驿道等珍贵内容,为东坡文化的传承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史料记载,宋元符三年(1100年)六月十七日,苏东坡北归途中,应琼州守官陆公之邀重访其当年指导百姓开凿的浮粟泉。当时陆公已在泉上筑亭,特请苏东坡题字赠诗,《泂酌亭》诗由此诞生,流传至今已925年。(许尔生)
编辑:付美斌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