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海口7月8日消息(记者 付美斌)仲夏的海口,晨光初露,中国邮政海口市分公司灵山揽投部(以下简称为“灵山揽投部”)内已响起邮件分拣的簌簌声。蔡娜的指尖熟练划过一封标有“疑难件”的包裹,转身向同事王晓叮嘱:“地址模糊的先查周边商户名录,电话不通就翻历史投递记录。”说着,她翻开一本泛黄笔记本,密密麻麻标注着辖区楼群新旧门牌号,这是她22年邮政生涯攒下的“活地图”。
“娜姐处理疑难件像破案一样。”王晓指着系统数据告诉记者,经蔡娜优化的工单流程,让揽投部工单量同比下降30%,99%的工单实现24小时内闭环处理。手机新工单提示响起,蔡娜揉了揉泛红的双眼,嘴角却挂着笃定的笑。
正在工作中的蔡娜(央广网记者 付美斌 摄)
这份严谨在2024年初,灵山揽投部搬迁时展露无遗。同事李亚妹回忆:“蔡姐趴在地上量插座间距,就怕投递员弯腰取件磕着电线。”为了挑选出揽投部的理想新址,她踏遍了灵山镇,对多处房源逐一进行比对,不仅考量了房源的地理位置以及交通便捷程度,还深入探究了周边的社区环境和安全状况,以确保新址既能满足揽投部的运营需求,又能为员工营造一个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她细致入微的工作,为市分公司的房屋租赁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
2019年入职的吴淑江忘不了初次学分拣的场景。“娜姐教我用镊子夹信封,说‘邮件也有生命,褶皱了收件人会心疼’。” 如今他已能独当一面,却仍保持着“三指捏信法”——拇指、食指、中指轻捏信封两侧,既护邮票又辨内件。
灵山揽投部紧邻美兰国际机场。一个暴雨如注的午后,快递员告知蔡娜,有一份从海外寄往灵山镇的加急文件,由于收件人联系方式有误,即将被退回。蔡娜留意到文件上加盖着“国际航班紧急通关材料”的印章,又联想到美兰国际机场繁忙的国际航线,她敏锐地意识到,这份文件或许关系到航班能否正常起降。顾不上暴雨,她撑着伞跑向灵山镇派出所,通过户籍系统逐一排查相似姓名;又联系机场海关、边检部门多方询问。在连续拨打30多个电话、走访多家企业后,终于找到收件人——一位负责国际货运清关的工作人员。当对方握着蔡娜湿透的手连声道谢时,她才发现自己的鞋早已灌满雨水。而正是这份文件,保障了次日一班满载生鲜货物的国际航班顺利通关。
在负责财务的同事记忆里,蔡娜的“较真”令人难忘。一次月末结账,账面上仅0.5元的差额,就引得她全身心投入核查,逐笔核对收支,不放过任何细节。经过三天查找,蔡娜最终在投递员误填的油费单里找到了差额根源。这份“锱铢必较”的执着与严谨,不仅让同事们由衷佩服,更让她在报刊收订做到全年“零失误”,邮件资金管理“零拖欠”。
蔡娜正在服务客户(央广网记者 付美斌 摄)
每年高考季,高校录取通知书承载着万千学子的梦想与家庭的期盼,而中国邮政的投递员们便是这份希望的传递者。2024年7月15日,蔡娜幸运地肩负起海南省首封高考录取通知书的投递重任。“这不仅是一封信件,更是一个家庭的期待,容不得半点马虎!”蔡娜每每回忆起那天,眼中依然闪烁着光芒:“为了以最快速度送达,我顾不上吃午饭,一心只想快些将这份喜悦送到考生手里。”
当日12时,录取通知书交到蔡娜手中的那一刻,她便立刻与考生电话预约,随后毫不犹豫地冲进了炽热的骄阳中。路上,她紧紧护着录取通知书,即便汗水浸透衣衫,也未曾放慢脚步。当考生从她手中接过录取通知书,激动得热泪盈眶时,蔡娜布满汗水的脸上已绽放出欣慰的笑容。这份坚守,这份对每一份录取通知书的珍视,正是蔡娜责任与担当的生动写照,也诠释着邮政人用行动守护梦想的初心。
二十余载、八千多个日夜,蔡娜用脚步丈量着海口市的村头巷尾,她先后在白坡投递部、桂林洋投递部等地担任投递员,用指尖触摸着邮件里的人间烟火。翻开蔡娜的荣誉簿,“海口市邮政局优秀共青团员”“全国邮政寄递服务质量明星员工”等称号整齐排列。
凭借二十余年如一日的积极肯干,蔡娜今年被破格提拔为灵山揽投部经理,挑起主持揽投部全面工作的重担。身份转变并未让她有丝毫懈怠,反而以更严苛的标准要求自己。无论是统筹调度还是处理突发状况,总能看到她冲在最前的身影。当记者追问她坚守平凡岗位的秘诀时,办公桌上的电话骤然响起,听筒里传来急切的声音:“娜姐,灵山镇有批急件!” 蔡娜眼神瞬间锐利起来,随手抓起防晒袖套,快步冲出了门,只留下一串急促的脚步声在揽投部回荡……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