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海南万宁以抓实开门教育为重要抓手,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广泛开门纳谏,截至目前,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基层调研450余次,收集意见建议600余条,推动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中锤炼作风,切实将学习成效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惠民实绩。
坚持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试金石”,万宁市卫健委以改善医患关系为切入点,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门诊诊疗、下乡志愿服务等多种渠道,截至目前,累计开门听取意见64个,开门调研142人次,广泛征求意见建议。
“现在就医体验更好了,从进门导诊到就诊检查,处处都能感受到温暖和关怀。”谈及万宁市人民医院的变化,就诊群众庞女士深有感触。
其中,万宁市人民医院突出问题导向,将开门教育深度融入医疗服务各环节。“查摆问题时,我们坚持‘开门纳谏’,结合12345热线投诉等渠道精准定位就医痛点,通过开展‘我陪群众走流程’‘院领导接待日’等活动,不断优化就诊流程,改善就医体验。”万宁市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章家强介绍,整改后,门诊患者满意度提升至97.08%,住院患者满意度达98%;医共体调研后制定146项制度,全省“六统一”建设排名从靠后跃升至前列。
服务的优化不仅体现在院内,更延伸至“家门”。该医院大力优化就医流程和暖心服务,拓展“一站式”服务中心功能,40余名党员志愿者活跃一线,提供引导、咨询服务超2万人次。组建了一支由90名专业护士组成的网约团队,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通过“线上预约、线下上门”模式,已累计为446名失能、高龄等居家患者提供管道护理、伤口护理等专业服务。
为持续有效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万宁市卫健委坚持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将听取意见、服务群众与系统重点工作紧密结合,制定《深入开展党建+医疗能力提升行动工作方案》,做好靶向精准服务和主动靠前服务,开展就医流程优化行动、青年医护惠民基层行、特色惠民服务行动、群众点赞医护行动等“党建+医疗”能力提升四大行动,稳步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
据了解,青年医护惠民基层行活动已组织326名青年医护人员深入基层,走村入户,为村民提供义诊咨询、健康宣教、上门诊疗等多样化志愿服务以及急救技能培训,累计服务群众1221人次,入户服务440户,覆盖全市89个行政村,行政村覆盖率达40.27%,切实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最后一公里”。
“把法条变成工友听得懂、用得上的‘工具’,才能让法律真正发挥作用。”在万宁口味王槟榔城,“1+1”法律援助律师宋海燕利用午休时间,结合真实案例讲解民法典条款,现场传授工伤认定等实用技巧,赢得工友好评。
万宁市司法局则组织普法“小蜜蜂”志愿者“飞”入企业、乡村等各个角落。整合司法行政干警、志愿律师、村居顾问等42名专业力量,截至目前,“小蜜蜂”普法品牌,已惠及群众2400人次。
“漏带材料能否避免再跑一趟?能网上补交吗?”“线上系统有没有更简易的‘中老年模式’?”营商环境的优化,同样离不开“开门监督”。万宁市营商环境局积极回应群众关切,30名营商环境监督员常态化参与“陪同办”“亲自办”,持续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快办”“易办”“好办”转变。
从政务窗口的沉浸体验到社区乡村的精准普法,再到医疗机构的暖心服务等,海南万宁正通过一系列扎实的开门教育举措,让为民服务更接地气、更暖民心,推动民生幸福可感可及。(来源:万宁市委宣传部)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