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昌江5月22日消息(记者 蔡文娟)5月21日,随着数字化控制系统(DCS)部分网络搭建成功、首个现场测量信号在主控大屏幕显示,标志着位于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的多用途模块式小型堆科技示范工程玲龙一号全球首堆的“大脑”——核电厂主控室正式启动投用。

主控室(央广网发 中国核电供图)

据了解,主控室是核电站的系统和设备的监视和控制中心。在主控室内,值班人员通过各种监测设备获得区域内各设备和系统运行情况,并根据这些信息对区域内的设备、系统发出恰当的操作和指令。

据介绍,“玲龙一号”主控室首次采用挂墙式监视大屏,这一设计极大优化了主控室空间,其中DCS系统更是被业内喻为核电站的“神经中枢”。“玲龙一号”DCS系统采用的是我国拥有自主产权的龙鳞平台(安全级)和龙鳍平台(非安全级)。龙鳞平台可实现各类工况下反应堆安全控制,确保核电厂的安全运行;龙鳍平台则负责运行和管理,是核电厂高效经济运行的重要保障。主控室和DCS系统一起控制监视着核电厂数百个系统、近万个设备运行和各类工况,以保障其安全、可靠、高效运行。

中国核工业第二二建设有限公司海南昌江核电项目部负责人胡淼介绍:“小堆的主控室把所有的机组运行数据能够显示在整体的大屏上,小堆主控室的部分可用,是整个小堆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节点。监控的数据能够保证小堆运行的正常安全。”

据了解,为确保主控室顺利启用,中核集团海南核电有限公司联合多方力量做了精心筹备,通过多轮次的交流讨论和沙盘推演,识别风险点并制定有效应对措施,为主控室的顺利投用提供了有力保障。“我们将进一步完善主控室的监视和控制功能,配合近百个工艺系统的调试工作,为后续核回路冲洗、柴油机启动、主电源倒送电、冷态功能试验等提供有力保障。”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海南昌江核电项目部项目经理宋昀峰表示。

海南核电多用途模块式小型堆科技示范工程于2021年7月13日在海南开工建设。建成投运后,预计每年发电量可达10亿度,可满足海南52.6万户家庭用电需求。同时,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88万吨,相当于一年植树750万棵。

编辑:陶淦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