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昌江黎族自治县政务服务中心新设立的乡音窗口,65岁的李阿婆用哥隆话询问如何办理老年优待证,工作人员同样以亲切的乡音回应。不到10分钟,李阿婆就顺利拿到了证件。
这一温馨场景,正是乡音窗口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该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平时工作中经常遇到不熟悉普通话、不会操作电脑的群众。为此,该中心主动贴近群众需求,专门设立乡音服务窗口,选派熟练掌握哥隆话、黎话、军话等本地方言、同时业务能力过硬的工作人员,为群众提供更贴心的办事服务。
此外,该中心还持续完善适老服务,设有自助饮水区、休闲等候区,方便群众休息,并提供轮椅、放大镜、医疗箱、血压测量仪、雨伞等一系列便民设施,以细致入微的服务传递政务温度。
昌江政务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中心将以乡音窗口为起点,继续推进多民族文化融合,让每一道乡音都被聆听、被尊重。这一创新不仅是沟通方式的升级,更是政府服务从“管理”走向“共情”的体现。同时贴近百姓需求,推出更多有温度、高效率的服务举措。(记者 刘阳秀)
编辑:付美斌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