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中国民族医药协会发布《关于批准发布9项团体标准的公告》,其中包括由海南医科大学牵头制定的海南金边蚂蟥4个国家级团体标准。这标志着海南特色黎医药资源——金边蚂蟥在标准化、产业化发展上迈出关键一步。

此次发布的海南金边蚂蟥4个国家级团体标准分别为:《海南金边蚂蟥(菲牛蛭)医用养殖标准》《医用海南金边蚂蟥(菲牛蛭)活体检测规范》《黎医特色海南金边蚂蟥(菲牛蛭)活体外用治疗室建设标准》《药用海南金边蚂蟥(菲牛蛭)养殖操作规范》。

据了解,海南医科大学于2024年牵头制定并发布了《黎医特色海南金边蚂蟥(菲牛蛭)活体外用疗法操作规范》。另外,海南医科大学已完成制定《海南菲牛蛭(海南金边蚂蟥)药材标准》,该标准目前正在海南省药监局审核,预计2025年发布。

医生用海南特色黎医药资源——金边蚂蟥为患者治病。

金边蚂蟥(菲牛蛭)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在《中国动物志》中有所记载,以海南为标准采集地。

海南医科大学通过牵头上述6项标准的研究制定发布,将金边蚂蟥(菲牛蛭)从田间地头的野生小虫子,变成了一种治疗关节疼痛、泛血管血栓疾病的独特药物,形成“海南金边蚂蟥(菲牛蛭)活体外用+冻干饮片内服”特色医疗模式。

据介绍,该医疗模式专克“老痛堵”,临床治疗老风湿、老寒腿、痛风、老淤血、血脉不通、静脉曲张,以及筋膜炎、富贵包等疾病,疗效确切,为发展黎医药、提升中医药发挥了积极作用。(记者 黄婷)

编辑:陶淦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