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海口12月23日消息(记者钟宁)12月22日,海口召开《海口市智慧城市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新闻发布会,介绍《条例》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信息资源共享、数字经济发展、智慧治理与服务、保障措施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条例》自2022年2月1日起施行。

智慧城市是指运用信息通信技术,有效整合各类城市管理系统,实现各系统间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推动城市管理和服务智慧化,提升城市运行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型城市。

《条例》规定,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推动重点园区建设智慧园区,构建园区智慧管理运行、经济分析调度新模式,加快优势产业数字化转型,引导智慧经济产业集聚发展;立足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需求,促进工业、农业、服务业等产业数字化发展。

在智慧社会治理方面,《条例》规定推进数字法治建设,推动智慧司法、法院、检务、仲裁、调解等智能化服务升级,推动数据警务、智慧公安建设;明确推进数字社会建设,推动城乡基层社会治理数字化,推行社会化众包治理模式;鼓励和支持智慧社区建设、物业小区数字化改造,实现便民服务、社区关怀救助等智能化;要求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推进政务服务全流程网上办理、掌上办理,推动身份证、营业执照等电子化应用,促进政务服务跨部门、跨层级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

在提升一体化政务服务水平方面,海口市将规范政务服务标准、实现政务流程再造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支撑“证照分离”改革、园区“极简审批”改革和“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建立健全以信用监管为基础、与负面清单管理方式相适应的过程监管体系。力争到2023年,海口市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考核排名进入全国前十。

海口市科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优化完善“城市大脑”一期功能,进一步推进数据融合治理、算法优化和挖掘分析,提升拓宽各智慧应用场景功能,提高政务服务便利度和市民获得感。

同时,启动“城市大脑”二期建设,着力打造智慧交通、智慧政务(含智慧市监)、智慧市政等11大板块,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实现智能交通、数字城市治理、政务服务等部分领域做到全国领先,实现跨行业、跨界别、跨领域的全场景治理,通过将城市中的生活、工作、娱乐、管理等场景打通,真正做到“一屏观天下、一数治全城”。

编辑:陶淦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