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七坊镇走访,最打动人的不是报表上的数字和成绩,而是民辅警和党员们被汗水反复浸透的制服,是村民脱口而出的“他们真的在我们身边”,是群众脸上真诚的笑容。在这里,“红蓝联建”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每天都在发生的暖心故事。

仲秋时节,七坊镇长龙村的大榕树下,凉风习习。派出所民辅警、村两委班子和村民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声、笑声不绝于耳。这不是一场普通的茶话会,而是白沙县公安局七坊派出所和七坊镇长龙村委会共同创新打造的“榕树下的议事亭”活动现场。一壶清茶,数张板凳,民辅警身上的“警察蓝”和党员志愿者的“志愿红”相映生辉,共同绘就了一幅充满温度的基层治理画卷。

红蓝融合:1+1>2的治理合力

“以前村里有什么事,找完村干部,解决不了还得打110。现在不一样了,民辅警和党员一起上门,效率高多了,我们心里也踏实!”长龙村村民王大爷笑着说。这一变化,源于七坊镇推出的“红蓝联建”机制——以长龙村党支部的“志愿红”和七坊派出所的“警察蓝”为核心,组建起一支32人的党员先锋巡逻队和党员义警队。

七坊派出所所长李哲深有感触:“我们民辅警懂法律、讲程序,村干部熟悉村情民意、善于沟通。两者结合,真正实现了职能互补、效率倍增,就像是打通了基层治理的‘任督二脉’”。据统计,这支队伍已累计开展巡防125次,成功化解土地纠纷、邻里矛盾等14起,涉及金额8.6万元,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作为“红蓝联建”的重要参与单位,七坊派出所党支部紧紧围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部署,与长龙村党支部制定专项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分工,推动“党建+网格化”落地,将党员民辅警编入村级网格党小组,实现警务力量与基层组织深度融合。联合组建的党员先锋巡逻队和党员义警队中,派出所党员民辅警13人,占队伍总人数40%,通过“党课+警课”培训8场、实战带教等方式,累计培训队员320余人次,有效激活基层治理“末梢力量”。

智慧赋能:线上线下双轮驱动

“@所有人,近期有诈骗分子冒充镇领导添加微信,请各位提高警惕!”在“警民议事会平台微信群”中,七坊派出所李国栋都是第一时间推送预警信息。“这个近200人的微信群,不仅是政策宣讲、法律普及的阵地,更成了警民联动、快速响应的‘云上哨所’”。

线下,每季度召开的党建联席会议更是“重头戏”。在今年7月的会议上,有村干部反映暑假期间儿童溺水隐患突出。派出所立即响应,组织党员义警开展巡河25次,增设警示牌12块,并进入学校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从发现问题到推动解决,基本不超过24小时。”省厅反恐总队四支队支队长、七坊镇长龙村委会驻村第一书记、七坊镇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朱德纪说。

七坊派出所党支部积极依托“支部联席会”“警民议事会”“大榕树下议事亭”三大平台,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累计召开联席会议解决土地纠纷、邻里矛盾等问题8起,在镇政府的支持下投入9.2万元落实为民办实事项目6件;通过线上微信群实时提供警务咨询,处理事项20余件,办结率100%;定期开展线下面对面交流,拉近警民距离。

民生温度:办好群众心头事

“多亏了他们一次次来家里劝,孩子终于肯回学校了……”村民李先生的儿子曾因厌学辍学在家,党员义警队先后家访6次,不仅耐心沟通,还帮助联系心理辅导和教育支持,最终用真情打动了孩子,使其重返课堂。像这样的“护苗”行动,只是“红蓝联建”工作机制中的一个缩影。

针对群众关切的安全与民生问题,联建队伍联合开展系列专项行动:组织常态化巡逻,加强重点区域管控;在“护苗行动”中开展家访16次,制定个性化劝返方案,并协助全镇推广,累计走访55名学生实现100%劝返;借“开学第一课”开展应急处置演练,提高安全意识;联合司法所、镇妇联等部门开展普法、禁毒宣传6次,覆盖群众300余人次。同时,积极推行积分制管理,鼓励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累计兑换积分15096分,有效调动群众自治积极性。

禁毒宣传、应急演练、“代表茶座”……联建队伍所开展的活动覆盖了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代表茶座”,让党代表、人大代表定期驻点,群众喝茶聊天之间就能反映诉求,很多矛盾在轻松氛围中悄然化解。

自2023年开始实施的“红蓝联建”模式,成功打通了基层治理的末梢神经,实现了警务工作与乡村治理在机制、人员和职能上的有机融合,体现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理念,为海南自贸港背景下的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鲜活经验。如今,七坊镇的创新实践已结出硕果:2023年以来,辖区总警情同比下降37%,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到98.2%,真正实现了“矛盾不出村、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目标。(盘宝盛)

编辑:付美斌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