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晚,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公安局金波派出所民辅警与暴雨激流展开生死竞速,联合群众构筑生命通道,用46分钟成功解救6名被困者,用藏蓝身影诠释“劳动最光荣”的深刻内涵。

当晚20时17分,金波乡九队新桥下突发险情。刘某华等6名群众在桥墩平台避雨聚餐时,突遭暴涨河水围困,其中两名女性因体力透支摇摇欲坠。湍流裹挟着砂石不断冲刷仅剩的5平方米立足之地,呼救声穿透雨幕。

民辅警用救援绳索与救生圈解救被困人员

“救援必须分秒必争!”接警后,民警吴思奇带领4名辅警以最快的速度抵达现场,冲进雨帘。现场勘查令众人倒吸凉气:80余米宽的河道已成怒涛,有的被困者紧贴着桥墩,而有的被困者在河中的大石头上,水位正以肉眼可见速度攀升。一场依托绳索的生命接力迅即展开。面对咆哮的洪流,民警吴思奇迅速制定“高空绳索横渡”方案。吴思奇带领辅警在桥面护栏固定救援主绳,将系着救生圈的引导绳精准抛投至被困者所在桥墩。随着“抓紧橙色绳套!”的喊声穿透雨幕,刘某华率先将救生圈套在同伴身上,民辅警立即在桥面形成人墙牵引系统。“收绳三指幅!”随着吴思奇的口令,民辅警和热心群众在岸边同步发力,救援绳在暴雨中绷成生命之弦。

民辅警与热心群众把被困人员救援上岸

被困者被逐一引导至桥墩边缘,将安全绳牢牢系在腰间。当18米外的杨某因恐惧不敢移动时,民警吴思奇翻出护栏悬空指导:“跟着我的光束,走三步抓横绳!”整个过程中,数条救援绳在桥体织就立体防护网,十余名警民在岸边形成的多道人力缓冲带,确保每位被困者抵岸时都有三双手臂同时接应。

21时03分,随着最后一名被困者杨某在吴思奇背上安全抵岸,计时器定格46分钟。“他们冲进洪水时,救生衣带子还在飘着……”目击者王某声音哽咽。获救群众张某仍抚摸着手臂上的救援绳痕泪光闪烁:“看见警灯穿透雨幕的瞬间,就知道希望来了!”

这场教科书式救援背后,是白沙公安未雨绸缪的坚守。早在4月30日,金波派出所便对辖区全部低洼桥梁完成隐患排查,设置警戒线、安装警示灯。所长廖海强表示,节日期间已启动“水陆”立体巡防,派出所巡逻民辅警每日多次对野游热点开展巡逻监测。(盘宝盛)

编辑:付美斌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