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北大荒集团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现代农业技术突破创“新”和产业升级增“质”,围绕种业、农业数字化、智能化等重点领域,因地制宜探索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全面推动农业迈入崭新时代。

以科技创新、数字化技术、智能化设备以及可持续发展模式为核心的新一代生产力,正不断通过北大荒农业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出农业生产新动能、经营新模式、产业新业态,引领北大荒农业实现由“量”的积累转向“质”的突破、由“大”的时期迈向“强”的转变,新质生产力正在北大荒现代化大农业发展中默默生根,萌发新芽。

打造一个良种体系

良种一粒重千钧。北大荒肩负解决种业“卡脖子”问题、实现优质粮“芯”自给自足、振兴我国种业的历史责任。

种子这枚农业的“芯片”,作为催生新质生产力的优质土壤,成为了北大荒探索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起点,在种质资源保护和育种创新领域,北大荒一马当先,“武器库”中的种质资源库构建、多源高效诱变技术应用、合成生物学与农业工业化、育种数字化等技术纷纷闪亮登场,不断拓展农事活动的空间广域和技术边界,北大荒“育繁推”一体化的“良种”体系已然成型。

作为引领现代农业高效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航天育种伴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蓬勃兴起。与传统育种相比,航天育种可大大缩短育种进程,加快了新品种的选育步伐,已成为创制新种质资源的重要途径。

就在不久前,北大荒薯业集团与航天生物集团广梅航天育种研发中心签订了3年的空间生物搭载试验项目合作协议,3个马铃薯品种和3个马铃薯实生籽组合将飞上太空,进行诱变育种试验。

“我们希望能利用太空微重力、弱地磁、强辐射、高真空、极洁净等特殊环境的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基因突变,返回地面后选出新的优质品种。”北大荒薯业集团北薯种业总经理马力介绍。

北大荒薯业集团厚植科研优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薯系列”品种和与中国农科院合作研发的早熟高淀粉品种“中薯早39号”陆续投入市场,填补了国内加工专用型马铃薯种薯空白,北大荒薯业集团正不断以实现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加快推进马铃薯产业发展。

作为北大荒现代化生物育种平台和高效商业化育种体系的核心,北大荒垦丰种业以高新技术赋能种业产业新发展,切实推进集成创新科技研发、建立育种关键技术体系的新探索,持续在种质资源保存利用、新品种培育开发中取得新突破。

位于哈尔滨宾西开发区的垦丰种业研发大楼的种质资源库,堪称北大荒的“种子宝库”。

“这里常年要保持低温,库存容量可达44万份,我们日常负责种质资源的评价研究、资源扩繁、使用管理。目前一期工程共保存有各类种质资源9万余份,完成评价的种质资源就达到5万多份。”种质资源部负责人成华玉介绍。

垦丰种业已将分子标记、基因编辑、全基因组选择、生物信息等现代生物技术全面应用到育种中,显著提高育种创新水平与效率,朝着智能设计育种的“育种4.0”阶段稳步迈进。

北大荒的“良种”体系成效显著,近几年先后研发了“龙垦2021”“垦稻1918”“龙垦1807”“垦沃6339”“龙垦310”“龙垦3092”“龙垦324”“垦豆94”“垦薯1号”等“垦”字系列优质高产的水稻、玉米、大豆、马铃薯品种,审定新品种122个,获得新品种权107个,累计推广面积达7800多万亩,为确保粮食稳产丰收提供了有力支撑。

搭建一个农业智慧平台

作为推进北大荒智慧农业发展的核心和重要枢纽,北大荒信息公司以数智中心为核心支撑,围绕数字管理、数字农服、智慧农场三大领域,着力建设了农业综合管理平台、农业物联网平台、智能决策平台、智能装备管理平台等四大平台。

“在农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浪潮下,北大荒信息公司应运而生,自研开发各类系统44个,农事服务平台可支持资金往来达三年累计达700亿,农机调度作业超1.1亿亩次,在探索建设智慧农业上进行了大量实践,技术逐渐成熟,可示范推广的路径更加清晰。”北大荒信息公司冯国惠介绍,公司将以“农艺农技”为核心,形成产量分布图、地力评价图、决策处方图等关键数据、模型算法,指导“耕、种、管、收”全环节农机、农具、无人机、闸门智能装备的精准执行,加快智慧农业发展进程。

北大荒信息公司自研开发各类系统44个(央广网发 北大荒集团供图)

北大荒智慧农场建设系统工程就可以全面展现北大荒农业数智化的成果,数据中心建设、用户交互大模型设计、模型算法攻关和智能硬件部署等多个工程环节在此衔接、集成,气象土壤、作物生产和农机作业等海量信息在此汇聚、处理和分析,智能育秧、精准施肥、精准植保、智能灌溉和智能农机驾驶等十个系统在此应用、执行,实现了从搭建到数据收集,再从决策到执行的完整流程,新质生产力将全面为农业提档升级,提质增效。

通过建立涵盖耕地资源、水利资源、种植、农机、畜牧、土地承包管理等10个业务管理系统的农业综合管理平台,北大荒为4600万亩耕地、22万个地块、56万种植户、51万台农机建立了“身份证”,实现农业生产管理标准化、流程化、线上化,有效提升了农业数字化管理效能,增加了发展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底气。

开拓一批智慧农场示范基地

北大荒在规模化、机械化的基础上,重点部署农业数字化生产力工程,通过数字化技术整合和优化农业资源,提升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初步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智慧农业集成应用解决方案,先后实施了三批数字农场试点,创建了多个典型智慧农场示范基地。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无人化为标志的智慧农业在北大荒大地上飞速生根。

眼下,春回大地,备春耕生产进入关键阶段,在友谊农场智能育秧中心中,第一批水稻种子的育苗作业正火热地进行着。

“经过48至60小时的催芽,水稻秧苗即可达到立针期,相比常规育秧,速度能提高4倍。”操控着智能育秧系统流水线的刘洪良说,他研究生刚毕业,就选择来到这里成为一名“新农人”,现在已是为农场农业生产部的技术骨干。

这里是北大荒垦区首座实现无人智能化的育秧工厂,选种、浸种、播种、催芽、运输等环节实现全程机械化和智能化,通过手机可远程控制育苗所需要的温度、光照、水分和养分。春耕期间,仅一条流水线就能生产高质量秧苗20万盘,可供给周边6000余亩水田使用。

无人智能化的育秧工厂就是友谊农场智慧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在友谊农场智慧农业示范区,农业生产各环节全面数智化,处处“新”潮澎湃。

友谊农场智慧农业示范区(央广网发 北大荒集团供图)

一台电脑,就能对土壤肥力、作物生长、产量评估等方面进行实时监测;一部手机,就能实时监控作物生长情况,从耕地、插秧、喷药、灌溉到收获,整个农业生产过程只需操作手机和电脑系统,“坐在办公室里种田”不再是梦想。

“在过去,谁会想到能这么种地。信息科技赋能下的农场实现了种子用量减少10%,减施化肥15%,减施农药10%,收获损失减少2%-3%,每亩能节省人工成本25元。”说起这几年的变化,友谊农场农业生产部总经理唐曹甲子很是兴奋。

集智慧农业管控、农业生产指挥调度、农业大数据等多种功能及47个关键农事环节形成北大荒专家系统的农业指挥中心;集轨道、灌溉、智能控制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田埂、智能灌溉设备;定位精度可达到厘米级的北斗导航系统无人驾驶农机;在核心区广泛应用的水稻智能叶龄诊断、变量施肥、数字孪生以及地块画像等技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为友谊农场带来了从种子研发到种植管理,再到收获加工的农业全链条技术革新,一个现代化、智能化、数字化的智慧农场跃然于眼前。

初露端倪的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已展示了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巨大潜力。

北大荒勇立潮头,依托4600余万亩耕地的场景优势和农业综合机械化率99.7%的产业基础优势,围绕产业链锻造创新链,围绕创新链提质产业链,激发农业新质生产力核心引擎,构筑农业新质生产力硬核载体,汇聚起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磅礴动能。(沈哲)

编辑:马俊玮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