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年至4300年,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一支十分重要的考古学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重要实证。8月23日,由河北博物院联合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推出的“玉韫古国——良渚文化展”在河北博物院正式开展,210余件/套良渚文化精品文物集中亮相。
玉器是良渚文化最重要的物质与精神文化的代表,反映了以神权为纽带的文明模式,其中,玉琮是最具代表性的玉器,它外方内圆,中部贯穿,形制庄重而神秘;四角施刻神人兽面纹,用以沟通天地人神,蕴含着良渚先民的宇宙观念和精神信仰。这些玉琮既是祭祀仪式中的重要礼器,也可佩戴、手持或陈设,融入了社会生活的多个层面。以玉琮为代表的良渚玉文化被后世借鉴吸收,包括河北在内各地留存的古代玉器遗珍,都显示出良渚玉器的深远影响。
据介绍,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1月30日,观众实名预约进馆后免费参观。(记者 祁雅斌 高杨)
编辑:李瑶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