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河北保定顺平县明睿幼儿园内热闹非凡,一场别开生面的传统民俗文化体验课正在这里开展,县民俗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精心挑选30余件老物件走进校园,让孩子们与传统民俗文化近距离“对话”。

工作人员讲解老物件用途(吴潇 摄)

活动现场,老式算盘、手推车、搪瓷缸……这些承载着时代记忆、贴近生活的老物件,瞬间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工作人员用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孩子们介绍每一件老物件的“身份”与用途,“触摸体验”环节更是让孩子们对传统民俗文化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

“我觉得这个搪瓷缸好漂亮,上面的花纹很可爱!”“我拨算盘的时候,感觉像在玩一个有趣的玩具!”活动精心设计了互动小游戏,引导孩子们用简单的语言,分享自己对老物件的感受与发现。

孩子们触摸体验老物件(吴潇 摄)

据了解,此次“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是顺平县推动传统民俗文化普及与传承的重要举措之一。活动通过将老物件“搬”进幼儿园,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替代传统的知识灌输,不仅让孩子们认识了老物件,更让他们了解了老物件背后的生活故事与时代记忆,播下了传承传统文化的种子。

近年来,顺平县坚持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重点工作,持续加大对传统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扶持力度,曾氏面塑、民间布艺老虎、古法合香制作等传统民俗技艺焕发新活力。目前,顺平县共有省级非遗1项,市级非遗14项,县级非遗100余项。(吴潇)

编辑:李瑶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