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新承接北京96家外迁企业
河北涿州以智能、信息、绿色重塑传统出版业新生态
最新数据显示,河北涿州新增96家出版物仓储、印刷、发行相关企业,全部为北京疏解外迁,彰显作为“中国图书仓储重镇”的地位,也标志着传统产业在时代浪潮中“求新求变”、实现重塑与复兴的决心。涿州市委书记赵敏涛说:“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支持、设施提升、积极跑办,成功吸引企业落户。我们正以智能化、信息化、绿色化重塑传统出版业新生态,改变知识传播的广度与深度,让沉淀于纸墨的思想更敏捷、更精准抵达城乡角落。涿州所承载的,已不仅是图书仓储印刷发行的枢纽职责,更要成为驱动产业融合与创新的高地。”
在涿州,出版物仓储印刷发行有历史、有基础,得益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以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过程中,深受北京出版物相关企业青睐。2023年上半年,涿州市域内共有出版物相关企业227家,其中印刷类71家、发行类65家、仓储类91家。后来,受洪涝灾害和市场竞争影响,产业发展一度面临挑战。“最难时,库房被淹,设备被泡,订单无法交付、资金链断裂……”京南图书文化产业园总经理周淼回忆,“大伙儿不仅要面对天灾带来的直接损失,还要应对需求萎缩、电商冲击、成本上涨带来的市场‘寒流’,很多企业信心受挫,产业生态受到严峻考验。”
“帮扶、自救、互助……涿州市委、市政府出资为受灾企业代缴‘惠企保’,协调金融保险机构提供贷款、保险等支持。重点解决外迁入涿企业贷款难度大、额度低、出版物发行企业投保难保额高等实际困难。”涿州市委宣传部新闻出版(版权)股股长赵铁兵介绍,各园区还推出租金“半年免、三年减”优惠政策。自2023年8月以来,涿州市5个图书文化产业园区入驻企业在租金减免方面共获利近2亿元。
走进京南图书文化产业园,一座座崭新库房鳞次栉比,宽敞明亮的空间内,智能分拣系统高效运转,书香与科技交融,勾勒出现代化知识供应链的新图景。周淼介绍,去年园区投资2.4亿元,全面提升硬件水平,加大园区防洪排涝设施建设,将7万平方米库房整体抬高2.8米,同时建成两个具有国际标准的自动化立体仓储区,共8万平方米,总仓储面积达到30万平方米。
大数据平台实时分析全国阅读趋势,无人搬运车在智慧仓储管理系统调度下,通过智能输送线,在自动货架上完成书籍存放、选取、分拣、打包。就这样,一本本书籍仿佛被注入活力奔赴它的读者。周淼感慨地说:“园区企业入驻率达到95%,较2023年增加了11家。新增企业带来了就业机会,促进了供应链完善,形成了产业集群效应。”
青岗工业园是位于涿州市东仙坡镇的一座图书仓储及印刷文化产业园区。自创办以来,园区以“全方位、高效率、解难题”为导向,持续优化服务举措,成为印刷企业茁壮成长的沃土。
河北鑫玉鸿程印刷有限公司2023年入驻青岗工业园,主营教材、教辅图书印刷装订等。“入园时,我们急需采购新设备,资金是最大难题。”总经理王士龙介绍,园区得知情况后,及时联系金融单位,当年就拿到了首笔500万元贷款,去年又拿到了第二笔,解决了企业流动资金问题。“刚建公司时,我还担心过涿州的营商环境,来了以后发现,不管是职能部门还是园区‘管家’,服务细致入微。”王士龙说,随着企业发展,今年与他们合作的出版社已增加到十几家。不久前,公司投入100万元引入一台全自动UV冷烫机,实现冷烫以及皱纹UV、雪花UV、亮水晶UV工艺,可将高端包装盒的增效工艺应用到图书、文创、文旅产品上,开辟出一条“新赛道”,投产后将极大提升企业生产服务能力和竞争力。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发展的“阳光、空气和水”,滋养企业茁壮成长。今年以来,涿州市打造不叫不到、随叫随到、说到做到、服务周到的“四到”营商环境品牌,推出“企业吹哨、部门做好”机制,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为方便企业迁入,涿州市行政审批局开辟绿色通道,在服务大厅设置了“企业迁移登记”高效办成一件事窗口,并出台“印刷业和图书业”一件事业务流程和办理规范,将营业执照与图书零售许可证进行证照联办,精简了申请材料,缩短了办理时限。“好环境是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的关键。它意味着更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更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最终让企业家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创业。”涿州市行政审批局副局长沈金涛说,从2023年的227家,增长至现在的323家,涿州以好环境赢得了好口碑,让“以商招商”成为吸引投资的强大磁石。(邵玉姿 姚琳)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