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省定兴县北河镇郑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热闹非凡,郑村武狮第五代传承人张建华耐心地为参与暑期排练的大学生们讲解技艺:“手腕控方向,腰劲带摆头,靠眨眼、张嘴表达喜怒哀乐……” 细致的动作拆解,让年轻学员们对武狮表演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郑村武狮培训现场(魏荣亮 摄)
郑村武狮是定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世纪50年代,当地村民以传统的吵子会为基础,对外来的武狮技艺进行学习改良,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郑村武狮。如今,年轻人的加入为郑村武狮注入了新鲜血液。
张建华在指导大学生动作细节(魏荣亮 摄)
“从2023年开始,我每个假期都来学武狮,希望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创新出一份力。”大学生李三洋的话道出年轻学员的心声。据了解,像李三洋一样在寒暑假来学习武狮技艺的高中生、大学生还有16名,均来自本村及周边村。
为扎实做好郑村武狮的传承工作,郑村武狮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今年4月,定兴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的武狮社团正式成立,吸引了众多学生加入学习,目前社团成员已有48人。社团指导老师褚柯新介绍说:“学生们编排的‘校园版’武狮,既保留了传统套路,又融入了课间操元素,很受大家欢迎。”
学生们在张建华指导下练习武狮基本功(魏荣亮 摄)
近年来,为做好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定兴县坚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理念,构建多层次保护体系。通过开展“民俗花会大拜年”“非遗展”“非遗进校园”等活动,鼓励传统产品生产企业和代表性传承人适应市场需求,积极打造非遗IP, 并将非遗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走出了一条彰显定兴特色文化的传承发展之路。(郭庆伟)
编辑:禹云飞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