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今年前三季度,全省体育赛事带动消费超411亿元
赛事流量如何变消费“留量”
河北省赛事经济有多火?
河北省体育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省面向社会公开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活动8696场,各类赛事活动吸引参赛人员和观众2051.71万人,直接带动消费超411.68亿元。与去年同期对比,赛事数量增加5754场,增幅为195.58%;吸引参赛人员和观众人数增加1358.97万人,增幅为196.17%;拉动消费增加236.04亿元,增幅为134.39%。
发展赛事经济,增加体育赛事供给是基础。在今年1—8月举办8032场赛事基础上,9月份,河北省面向社会公开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活动664场,吸引参赛人员和观众172.87万人,直接带动消费超过41.37亿元。与去年同期对比,赛事数量增加154场,增幅30.20%;吸引参赛人员和观众人数增加21.47万人,增幅为14.18%;拉动消费增加5.38亿元,增幅为14.95%。
体育赛事流量巨大,河北省如何将其转变为消费“留量”?
双轮驱动,高品质赛事与本土IP示范引领
拉动体育消费,高品质赛事是标杆,更是重要引擎。
2025年世界速度轮滑锦标赛是目前全球速度轮滑领域最具权威性与影响力的顶级赛事,今年首次落地河北。该项赛事在秦皇岛北戴河举办,涵盖场地赛、公路赛等三个大项,吸引了44个国家400名顶尖选手参赛,超3万人观赛。作为国际篮联官方认证的最高级别三人篮球赛事,在雄安新区举办的2025国际篮联三人篮球U23世界杯则吸引了27个国家40支顶级球队参赛,5天时间里吸引约2.5万人观赛。
群众性赛事活动也展现了巨大经济潜力。
河北省五人制足球超级联赛是河北省举办的全国第一个群众性五人制足球超级联赛。作为河北省重点打造的品牌赛事,“河北五超”不断升温,赛事的溢出效应日渐显现。截至9月底,赛事举办了七轮共49场,通过设置第二观赛现场、多平台直播等方式,累计吸引超33万人线下观赛,相关内容总浏览量超7.8亿次,赛事的影响力逐渐彰显。
创新办赛,发挥体育赛事最大价值
体育赛事如何拓展参赛人群,扩大赛事影响力?
创新办赛模式取得明显效果。保定市采用“双赛联动”,将在易水湖景区举办的京津冀国际铁人三项公开赛与中国小铁人公开赛结合,吸引国内外1000余名选手参赛。赛事覆盖全年龄段,既满足专业运动员竞技需求,又为青少年搭建参与平台,实现赛事受众广泛覆盖,有效扩大赛事影响力与参与度。邢台市则通过“主赛事+十余项配套赛事活动”模式,在2025中国公路自行车公开赛(邢台站)期间同步举办泉城骑行全民积分赛、青少年泵道自行车挑战赛等,延长了赛事时间跨度与内容维度,吸引超3.5万人参与,让体育赛事从单一的竞技活动转变为综合性体育文化盛宴。
2025年廊坊市首届“廊骑100”自行车骑行嘉年华(霸州站)则打破线下办赛单一格局,探索线上线下融合新模式。赛事首创“线下线上同步赛”,在开展线下6站比赛的同时,同步开启100分钟App线上耐力骑行赛,吸引众多爱好者参与,实现赛事参与群体有效拓展,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大大提升了赛事影响力。
融合发展,体育赛事“新引擎”作用凸显
发展赛事经济,河北优势在户外,最大的效益在户外。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河北省户外运动赛事蓬勃发展,共举办路跑、山地、骑行、冰雪、水上、钓鱼、航空等赛事1339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达183.69%。河北各地结合自身文旅资源,将户外运动赛事与当地优势产业深度融合,其串联文旅、带动产业、惠及民生的“新引擎”作用越来越凸显。
京津冀国际铁人三项公开赛举办期间,办赛方推出选手凭参赛证明免费畅游狼牙山、清西陵等景区的优惠措施,并把中国小铁人三项公开赛选手报到日提前一天,吸引了不少选手和家人体验易县秀美的山水风光、地道的特色美食和厚重的历史文化。
新融合场景也为赛事增色。赛事期间,办赛方在现场设置了“药食同源产品+中医义诊”“农副产品+特色美食”等四个展销区,在夜间推出了篝火晚会、灯光秀、民俗表演等活动,在闭幕式上通过“易水风采”推介长廊与网络达人、获奖运动员直播带货,为选手和观众打造了别样的参赛、观赛体验。(河北日报记者 张镜)
长按二维码关注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