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连日来,我省迎来强降雨,多地多部门全力组织抢险救援和转移安置
以迅制汛,落实防汛措施确保安全度汛
连日来,河北省多地迎来强降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河北省多地多部门闻“汛”而动、以迅制汛,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变化,紧盯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城市低洼地、桥梁涵洞等重点部位,确保预警及时、转移及时、救援及时,全力做好抢险救援应急处置。
保定市第一时间组织电信运营商响应当地政府应急保障机制,及时获取第一手气象、交通和停电信息,全力保障通信恢复。截至7月26日20时,阜平县累计投入通信保障人员55人、车辆29辆、油机163台,完成60站次发电作业;易县累计投入通信保障人员45人、车辆24辆、油机181台,完成110站次发电作业。
7月27日,易县协调当地驻军、民兵170人,调配运输车、消防车7台前往裴山镇北白虹村、牛岗乡台底村、高村镇中高村等地驰援。截至27日12时,已清理路面淤泥约3公里,转运淤泥30吨,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陆续恢复。截至7月27日14时,阜平县供水厂恢复正常运行,供水主管网全部贯通;国省干道断交路段全部打通,无孤岛村庄,正在积极开展受损乡村路段抢险。
7月24日至27日,承德市连续遭遇大面积强降雨。7月26日晚,受伊逊河河水暴涨影响,围场、隆化、滦平、双滦区连夜组织两岸村庄百姓转移到安置点,确保应转尽转。水务部门对全市水库实行一库一调度,科学精准安排泄洪,确保水库和下游群众安全。应急、消防、公安等部门全力做好解困救援,各类防汛物资及时发放到位。交通、电力、通信等部门统筹做好施工安排,抓紧实施基础设施抢修。
张家口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分析研判防汛形势,做好防汛应对工作。全市11个县区2993个行政村5627个应急广播终端全部激活,第一时间发布预警信息。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转移避险人员台账,对山洪、地质灾害受影响区域和地下商超、水库下游等重点部位,逐个明确预警方式、转移路线和安置地点。目前,全市共转移人员4371户8785人,做到应转尽转、早转快转。
7月24日至25日,大清河流域上游出现强降雨过程,受其影响,南拒马河发生较大洪水过程。雄安新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派出应急指挥车和单兵设备,24小时驻守新盖房枢纽、瀑河、白沟引河重点部位,实时监测来水情况。雄县、容城县、安新县组织人员力量对白沟引河、新盖房分洪道、瀑河等重点河道堤防开展巡堤查险,累计出动5000余人次,组织公安部门及相关乡镇加强对行洪河道周边管控。截至7月26日晚,上游洪水已经顺利过境。
本次降水过程持续时间长,累计降雨量大,多地出现山洪、地质灾害、城市暴雨积涝风险,对居民生活、交通、电力等造成较大影响。
7月25日,省自然资源厅组织召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调度会,要求张家口、承德、保定等5市加密会商研判、及时发布预警、紧盯重点区域、全面排查巡查、严格值班值守,确保地质灾害防治信息畅通、报告迅速、处置及时。省自然资源厅共安排115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52个指导组,下沉到78个山区县开展专业驻守。截至7月27日,专业技术人员累计排查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5818点次,排查重点区域787点次。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及时启动城市排水防涝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前往保定市易县和阜平县,现场指导供水设施修复、城区排涝除险和街道清淤工作,指导保定市调派移动泵车前往涿州市、阜平县支援开展积水抽排;从保定市、曲阳、唐县调集高压冲洗车和人员前往阜平县开展街道清淤;指导保定市派出抢修车、供水车和人员,支援阜平县开展水质化验、供水设施抢修。
7月26日,我省交通运输部门成立由14名技术专家组成的四个技术指导组,分赴保定、承德、张家口,指导尽快恢复交通,制定重建方案。截至7月27日8时,全省公路共抢通恢复通行119处,小部分临时断交管控路段已全部确定绕行路线。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集结来自保定、石家庄、沧州等六地共20支478人的抢修队伍,携带25个排水方舱、15台烘干机以及40辆发电车,分赴阜平县企事业单位、居民小区等地,全力投入电力抢修工作,争分夺秒恢复供电。(记者宋平、林凤斌、李建成、郭晓通、曹铮、苑立立、曹智 见习记者王静超)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