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石家庄7月4日消息(记者王艺霖 见习记者李瑶)十年栉风沐雨,十年华丽蝶变。从2015年高碑店市场的启航,到如今以高碑店、清苑、孝感、常德、永州五大市场为战略支点,在全国范围开疆拓土,十年间,首衡走出了一条从区域保供先锋迈向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主力军的非凡之路。
首衡高碑店市场(央广网发 首衡集团供图)
这期间,跟随着首衡的战略布局,不少商户也纷纷放眼全国,将自己的业务版图向首衡其他市场扩张。这种选择,源于对首衡运营模式的信任,更是对市场潜力的看好。“跟着首衡的布点走,心里踏实,机会也多”成为了不少商户的心声。
今年,是王盼和白金丽来到首衡高碑店市场的第十个年头。作为第一批来到首衡高碑店市场的商户,十年间,首衡见证着他们经营版图从北到南扩大,他们也亲眼目睹了首衡高碑店市场崛起为年交易额1410亿元、辐射北方13省、服务超4亿人的“北方菜篮子核心枢纽”。
谈及十年来最大的感受,王盼用了“暖心、省心”两个词来概括。王盼在首衡高碑店市场经营果蔬生意,产品主要为千禧圣女果。得益于首衡市场良好的营商环境以及他的辛勤努力,十年间,王盼的生意规模悄然改变——团队从最初的四人发展到如今的三十多人,日均出货量也从二三十吨变成如今的上百吨。
王盼正在整理即将发出的货物(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对于我们商户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对接产地和采购商,市场领导经常带着我们去过广西、内蒙古等产地,然后还帮我们对接了山东、内蒙古、河南的一些大型商超,等于帮我们打通了上下游,货源也充足了,销路也不愁了。”王盼告诉记者。
在首衡,这种“推着商户跑”的劲头,渗透到运营的每个环节——当商户苦恼于品类单一时,市场会派人带着团队奔赴全国,帮他们对接产地;当电商浪潮袭来,首衡手把手教商户玩转直播,把手机变成新档口;当商户面临扩张需求资金紧张时,首衡的金融服务支撑随即跟上……“过去单打独斗,现在有啥问题找市场,所以我们才感觉到暖心、省心。”王盼感慨。
随着2023年首衡布局湖北孝感,王盼在那里开辟了另外一条业务线,将自己的品牌不止停留在京津冀、陕西、内蒙古等地,还推广至安徽、湖北等南方城市。
首衡孝感城(央广网发 首衡集团供图)
记者了解到,很多像他们一样最初扎根于运营成熟的高碑店市场的商户,在业务稳定后,看到首衡在孝感布局的新机遇,果断跟随入驻孝感首衡城。
水果商白金丽就是其中一员。2015年,首衡高碑店市场刚启动运营,她果断把主营的柑橘、葡萄生意搬来高碑店。选择这里,起初是因为高碑店的区位优势,它位于京津冀三角腹地,是南菜北运、北菜南运的重要交通枢纽,多条交通干线穿境而过,处于环京津1小时鲜活农产品物流圈内。
然而,真正让白金丽在首衡市场扎下根来的原因,还是这里“想商户之所想,急商户之所急”的服务理念。“这些年,首衡帮了我很多。”白金丽坦言,一次,她的一车梨在运输途中出了车祸,首衡高碑店市场立马帮她联系了车辆,帮忙把货拉回市场,又帮助她找到采购商,这才把损失降到了最低。
白金丽的档口(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同王盼一样,为了扩大生意规模,白金丽也将眼光放在了南方市场。“孝感在南方的区位优势跟高碑店在北方的区位优势一样明显,为我们打通南方市场的销路提供了便利条件。”
在华中,孝感首衡城依托“九省通衢”的区位优势,与高碑店形成“南北呼应、双向流通”的格局——湖北的农副产品通过高碑店辐射北方,河北的千种特产则借道孝感深耕华中。这种双核联动机制,首先打破了农产品流通的地域壁垒。
现如今,白金丽的生意规模扩大了近20倍,销售的水果种类涵盖十几种,她细数着这些年来的变化,也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聚首衡 赢未来”——当无数奋斗者在此将辛勤耕耘转化为丰厚回报,首衡的价值,也在每一个奋斗者的故事中熠熠生辉。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