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石家庄5月10日消息(记者王艺霖 见习记者姜丽丽 实习记者郭天宇)5月9日,记者从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2025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河北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获悉,河北将开展防灾减灾系列活动。
新闻发布会现场(央广网发 河北省政府新闻办供图)
“目前,河北省一大批重大水利工程和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建设项目启动开工,重点火险区森林草原防火阻隔系统项目和临海、入海河道防潮堤建设有序推进。”河北省应急管理厅党委委员、副厅长张勇表示,为切实提升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河北省针对月度及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多部门自然灾害风险会商研判;综合利用12颗监测卫星、5809个视频监控、449个高点瞭望等手段,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火情监测网络;在汛期,气象、水文部门协调联动,持续开展“三个3天”洪水预报,监测预警能力提升为科学防灾减灾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家华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项目已完成建设,3个省级应急救援中心纳入国债支持范围。2024年全省修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1.2万件,建成各类专业救援力量共529支、3.9万人的救援队伍。建立多元化物资存储机制,实现应急物资储备库县域全覆盖,救灾物资储备满足省级启动灾害救助Ⅱ响应保障需求。”张勇指出,河北省持续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并且不断强化基层防灾避险能力。2024年共开展各类实战演练6.9万场,参演人数达到394.2万人,演练场次和参演人数均为应急管理部门成立以来最高。
此外,河北省有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制定出台综合巨灾保险政策,推动保险深度融入防灾减灾救灾体系,河北省被确定为全国综合巨灾保险试点省份。
据河北省自然资源厅二级巡视员师云杰介绍,为防治地质灾害,2024年11月开始,河北省组建了18支队伍、122名专业技术人员,提前开展全省汛前地质灾害隐患核查排查,对地质灾害隐患点逐点制定预案、划定危险区、设立警示标识,落实群测群防措施。安排120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52个指导组,将在进入汛期后,特别是“七下八上”关键时段,下沉到78个山区县,一线驻守值守,紧盯村庄、学校、景区、矿山等人员聚集区,铁路、公路等重点区域,强化动态巡查,重点做好应对和防范工作。
为做好2025年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及全国防灾减灾周工作,河北省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安排了一系列活动。广泛组织开展防灾减灾培训和科普宣教,抓紧抓实基层培训,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教育,全方位、多层次宣传普及公众普遍关心的防暴雨洪涝、防地震、防溺水、火灾逃生、急救等防灾减灾知识技能。针对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涉灾隐患,组织实施“清单式”排查,确保隐患整改闭环管理。深入推进水利、交通、市政、农业、森林草原等重点领域涉灾安全风险排查评估。推动省防减救灾委各成员单位结合实际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指导灾害高风险区、灾害多发易发区的重点防灾单位、中小学校、乡镇和村组结合实际开展一次应急避险演练,提升公众临灾应对能力。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