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石家庄3月27日消息(记者王艺霖 通讯员吕贤坤)滹沱潮涌,奋楫扬帆。3月26日,首届石家庄都市圈党政联席会议在石家庄市滹沱宾馆召开,石家庄、衡水、邢台、定州、辛集五市以及山西省阳泉市、昔阳县辐射联动城市党政领导齐聚一堂,共商区域协同发展大计。

据了解,2025年1月17日《石家庄都市圈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复函。3月18日,《规划》经河北省政府批准后正式印发实施,标志着石家庄都市圈规划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会上,河北省省长王正谱表示,规划建设石家庄都市圈是纵深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区域高质量发展增长极的重要举措,要坚持省市联动,加强工作统筹,做好政策、资金、土地等方面保障,合力推动石家庄都市圈建设。

会议现场(央广网记者 王艺霖 摄)

此次会议聚焦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同创新、生态共保共治、民生服务共享等议题,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落地6个重点项目,标志着《石家庄都市圈发展规划》迈入全面实施阶段,为冀中南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会议期间,石家庄市与山西省阳泉市签署跨区域结对子共建晋冀深度合作示范区框架协议,重点推进交通、旅游、产业、能源等领域资源共享,探索晋冀两省深度合作新路径。同时,石家庄、邢台、衡水、定州、辛集五市分别签署交通、文旅、科技、招商、生态环境五大领域合作协议,构建多层次协作网络。

签约仪式(央广网发 吕贤坤 摄)

“首届石家庄都市圈党政联席会议的成功召开,是石家庄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要事。”石家庄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赵建林表示,作为都市圈中心城市,石家庄将与兄弟城市“手拉手、心连心”,合力推进重大项目,协同实施重大事项,推动都市圈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在强化规划引领上,石家庄将积极争取国家、省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抓好规划事项落地见效。同时,织密交通网络,加力推动衡昔高速、正定机场改扩建等项目建设,加快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发挥各市特色产业优势,建强区域产业链条,联合打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先进制造业高地。

“围绕打造石家庄—定州能源协作共享区,定州市依托定州电厂三期扩建,谋划实施‘定热入石’工程,铺设供热管网62公里,设计供热面积5700万平方米,将覆盖石家庄市区、新乐市区、正定县、藁城区等区域。”定州市发展改革局副局长魏丹丹介绍。

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理事长、中国社科院大学博士生导师肖金成表示,石家庄都市圈建设正式启幕后,需从加强周边城市合作、建立顺畅协作机制入手,加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实现周边城市同城化发展,不断推进产业发展协同、生态保护协同,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提供重要支撑。

活动现场(央广网发 吕贤坤 摄)

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石家庄都市圈规划建设通过打造高品质制造业集群,为冀中南地区产业协同发展注入核心动力。以交通先行为突破口,通过构建“轨道+高速+枢纽”三位一体的立体化交通网络,显著提升冀中南地区内外联通效率,为区域协同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在产业布局方面,雄安衡水协作区建设成为重要抓手,依托衡水高新区强化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定州市聚焦绿色能源领域深化区域分工,邢台市借力河北润沃智慧物流产业园提升产业链竞争力,多城联动形成“研发-转化-应用”的完整链条。这种错位发展模式既避免了同质化竞争,又通过产业链互补强化了区域经济韧性。

此外,在生态治理方面,石家庄都市圈加强滹沱河、滏阳河跨界协同治理,空气质量联防联控与固体废物协同处置体系同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民生领域则着力推动教育、医疗优质资源跨区域流动,通过建立"规划共绘、政策共商、项目共建、利益共享"机制,让协同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协同发力,抱团向上,是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唯一路径。石家庄都市圈正以崭新姿态,书写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

编辑:姜丽丽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