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石家庄1月16日消息(记者王艺霖 见习记者姜丽丽 通讯员杨楷捷)供电领域长期以来存在转供电不规范收费的问题,近年来,河北省多次推出电价优惠政策,如何有效治理转供电乱象,让政策红利从“主动脉”输至最末端“毛细血管”?针对当前转供电加价的问题,1月15日,2025年河北省两会期间,河北省人大代表,河北省通信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周景耀带来了“关于规范转供电加价秩序,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建议。
河北省人大代表,河北省通信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周景耀(央广网发 杨楷捷 制图)
“对商场之类经营场所的个体工商户来说,转供电很常见。因为在这类场所电网企业无法直接供电到终端用户,一般由商场、产业园、写字楼的转供电主体先向电力部门缴费,再由其向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终端用户收取电费。”周景耀向记者介绍,电网直供电每度电费约0.6元左右,而转供电最高加价有时达到1.4元。由于转供电加价行为的普遍性、随意性,加大了终端用户负担。
周景耀在走访调研中还发现,随着河北省信息基础设施的完善,网络已通达千行百业,在城市楼宇、园区建筑内部,5G、Wi-Fi7不断向末端延伸,室内分布系统等信息基础设施数量增加较快。
“信息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河北省持续推进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位居全国第一方阵,为数字河北建设、数字经济发展、算力基座夯实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周景耀指出,由于高额的转供电价,造成电信企业运维成本持续增加,长此以往会对河北省通信网络规模部署、通信设施正常运行带来诸多不利影响,规范转供电加价秩序刻不容缓。
因此,周景耀建议,各地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充分认识信息基础设施对于当地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将规范通信设施转供电加价行为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以构建更加公平、开放、有序的电力市场环境。此外,通过开展转供电整治专项行动,市场监管、发改、电网公司等部门开展联合整治行动,全面清理规范转供电环节不合理加价行为,打通惠企政策“最后一公里”。
同时,探索建立转供电收费价格公开透明、合法规范的长效机制,积极推动电信企业与电网公司沟通对接,力争实现新增通信设施100%直供电,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网络强省和数字河北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