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石家庄1月16日消息(记者王艺霖 实习记者王云鹏 芦馨怡)招投标“双盲”评审改革促进市场公平竞争、13个“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实施、“入企扫码”执法模式全国推广、12345 热线解决企业和群众诉求1781万件、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减税降费及退税超600亿元……2024年,河北省持续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打造走在全国前列的一流营商环境,交出了亮眼成绩单。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是区域竞争的重要“软实力”,也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在河北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集体采访活动现场,来自河北省多个行业的多位人大代表围绕“营商环境”展开热议,畅谈河北优化营商环境的“金点子”“金钥匙”。

河北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集体采访活动现场(央广网记者 王艺霖 摄)

对企全方位帮扶 为中国好药研发深耕营商环境沃土

生物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石家庄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我们搭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持续优化创新生态,从硬件设施到技术方面对企业进行全方位帮扶。”河北省人大代表、石家庄国际生物医药园管委会副主任高健向记者介绍,“企业有什么需求和问题,我们现场解决。现场解决不了的,也要限期解决。”

河北省人大代表、石家庄国际生物医药园管委会副主任高健(央广网记者 王艺霖 摄)

2024年,石家庄国际生物医药园招引项目43个,入驻园区的国家药监局特殊药品检查中心、河北省药品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石家庄实验室投用。目前石家庄高新区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创新药有56个。

“我们园区拥有专业性很强的生物医药产业服务团队,对于企业来说,身边都是专家,在这里发展更加安心和踏实。” 高健说,很多企业的需求,尤其是技术方面的需求,该团队能为其提供清晰的建议和可供参考的数据,帮助企业少走弯路,加快创新发展,研发生产出更多中国好药。

由“面对面”到“肩并肩” 打通服务企业和群众的“最后一米”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这个‘美’不单指的是环境美,还有营商环境‘美’!”河北省人大代表、邯郸市鸡泽县吴官营镇行政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李苏向记者介绍,现在走进邯郸市政务服务中心,宽敞明亮的办事大厅内,已经看不到传统的窗口柜台了。“工作人员从隔着柜台,‘面对面’与群众交流、办理业务,变成了如今的‘肩并肩’,我们和群众之间的距离变得更亲切了。”

“去柜台”表面上看是对服务窗口的小改造,实际是服务模式的转变。邯郸市政务服务新模式打破“柜台间隔”,既拆除有形隔阂,又拆除无形“心墙”,打通了服务企业和群众的“最后一米”。

此外,邯郸市政务服务积极推行极简办,大幅压缩办理时限和办理材料,当前,所有行政审批环节从1819个压减到1334个;推进智能办,线上584个市本级事项全流程网办,网办率达到91%,对于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等群体,工作人员为其帮办代办上门办。

河北省人大代表李苏展示办事群众送来的锦旗图片(央广网记者 王艺霖 摄)

“没想到,我们也收获了办事群众送来的锦旗,这对我们来说是激励,也是肯定。” 李苏向记者展示了锦旗图片,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惠企政策做“加法” 审批做“减法”为企业发展按下“快进键”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落实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真是鼓舞人心!”河北省人大代表、河北诚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欣说,“越来越多的惠企政策应享尽享、免申即享,真是为企业进一步发展打了一针强心剂。”

河北省人大代表、河北诚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欣(央广网记者 王艺霖 摄)

据介绍,作为大型精细化学品制造企业,河北诚信集团有限公司2024年先后投入了37.04亿元用于产品的研发和设备更新升级,该公司预计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设备器具税前扣除及其他各项优惠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总计2.98亿元。

“税费优惠政策的落地,让企业心无旁骛搞研发、抓生产,也增强了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王欣代表的话语,道出了众多企业的心声,也见证了河北在营商环境优化之路上的坚实步伐。

政策惠企,让企业轻装上阵;行政审批做减法,为企业发展按下“快进键”。王欣称,该公司在石家庄投资的百亿项目从立项到动工只用了113天,这个速度在之前难以想象。

近年来,河北省以精简材料、减少环节提升服务效率,以加强用地、用电、资金等要素保障,解决项目评估评审手续多、时间长、花费多等问题,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减轻企业负担,促进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

河北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有了“升级版”

法治化水平是评价营商环境的重要标尺,优化营商环境离不开法治建设。

“2024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修订的《河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新增了‘要素环境、信用环境’两个专章,进一步维护了经营主体合法权益,激发了经营主体内在活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河北省人大代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理事、河北省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委员张文河介绍。

2024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修订的《河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据了解,法律条文中的“应当”等同于“必须”,是一种强制性的规定。

“在新修订的条例中,‘应当’一词出现了100多次。这是《条例》‘硬核’的体现,充分彰显了我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下大力气优化营商环境的信心和决心。” 张文河说,“升级版”的《河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为河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法律支持,2024年全省市场经营主体已达到889万户。

编辑:胡思达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