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石家庄1月15日消息(记者王艺霖 见习记者胡思达 实习记者芦馨怡)“当前中小学生‘小眼镜’‘小胖墩’等问题较为突出,需要家校社联合发力,为孩子身心健康创造有利条件。”1月13日上午,河北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后,记者采访到了河北省政协委员、保定市第十七中学党总支书记孙宁。

河北省政协委员、保定市第十七中学党总支书记孙宁(央广网见习记者 胡思达 制图)

孙宁向记者介绍,2024年,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方案》颁布后河北省各地积极建立各种教联体,极大地推动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地,但目前河北仍需建立健全“教联体”运行和保障机制。

“要强化组织领导,完善政府统筹、部门协调、社会尽责机制。同时,明确责任单位的具体职责。”孙宁说,要以学校为圆心,与周边具有教育职责和教育资源的街道、社区、企业、高校等因地制宜建立“教联体”,明确“教联体”成员应各自承担的具体育人职责。

孙宁表示,地方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的组织领导,学校可牵头召开联席会议,会同相关部门将协同育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通过专题式、特约式等联席会议形式,共同协商解决相关问题,共同推动顶层设计,定期研究、谋划推动,完善经费、人员、场地等方面政策保障。

“要努力将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成效纳入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和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纳入文明创建活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考核体系。”孙宁说。

编辑:胡思达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