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保定9月23日消息(见习记者王艺霖)走进保定宴饮食博物馆,这是一座“能吃的博物馆”,一边感受保定历史文化,一边品尝保定味道;来到西大街,参观古色古香的沿街建筑,体验着非遗和老字号的独特魅力;步入直隶总督署博物馆,经过修缮更新,《直隶总督与直隶专题展》《清代幕府专题展》等新展览利用数字赋能,令人惊喜满满……9月21日至22日,第六届保定市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成功举办,记者来到保定,聆听古城与新城的对话,触摸科技与创新的脉搏。
保定宴饮食博物馆内,市民来此品尝保定味道(央广网见习记者 王艺霖 摄)
本届大会由保定市委、市政府主办,莲池区、高新区、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共同承办,围绕“奋进新保定 同心创未来”主题,充分挖掘整合莲池区、高新区明清文化、遗址遗迹、城市景观、现代休闲、高新技术产业等资源优势。大会为期两天,重点展示了淮军公所博物馆、直隶总督署博物馆、西大街、数据湾、环城水系、保定宴饮食博物馆、朝阳大街公园群、汇博·上谷大观等项目。
开幕式上,保定市市长闫继红进行文化旅游推介(央广网见习记者 王艺霖 摄)
“诚邀各界朋友走进保定,追寻历史记忆、品味直隶美食、享受品质生活、共赢美好未来。”保定市市长闫继红在进行文化旅游推介时说,保定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本届大会通过精品文旅项目及系列主题活动,打造集文化博览、文化体验、文化创意、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保定古城文化旅游核心区”。
彰显保定历史文化底蕴。中国北方保存最完好的徽派建筑群——淮军公所博物馆全面开启试运营,通过戏曲演出、传统文化体验、汉服游园会等活动,全面展示保定戏曲文化、建筑文化、园林文化,实现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机融合,为保定古城文旅产业又增加了“新地标”和“金名片”;直隶总督署增加了直隶练兵、兴农治水等沉浸式和数字化体验,并通过举办“遇见总督”场景剧演艺,多方位展示直隶文化;西大街新增了瓷器博物馆、中国茶文化博物馆等项目,槐茂酱菜、保定铁球、古城香业、易水砚等国家级非遗和老字号店铺新增了新场景体验。
淮军公所外景(央广网发 罗大庆 摄)
修旧如旧并增添时尚元素的西大街、直隶总督署、淮军公所等,展现了保定这座千年古城厚重的文化积淀和崭新的生机与活力,助力保定古城打造融合文化博览、文化体验、文化创意、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区。
绽放城市颜值魅力。莲池区、高新区通过串联环城水系形成的城市休闲和旅游服务体系,已成为保定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定市博物馆、美术馆、关汉卿大剧院奠定了东湖片区城市文化中心的地位。大会依托莲池区丰富的高校资源和东湖片区的自然生态环境,聚力打造青春引力场;保定宴饮食博物馆通过沉浸式餐饮体验,将特色饮食、民俗传承、文化展示、商务休闲、研学实践等功能融合,打造食住行一站式城市旅游综合体;汇博·上谷大观以“夜光影、夜活动、夜消费”为亮点,成为保定夜间消费集聚区和时尚潮玩打卡地。
大学生科技文化展上,河北大学师生团队向市民介绍项目成果(央广网见习记者 王艺霖 摄)
全面展现科技创新活力。高新区以科技创新智慧产业新城为总体定位,突出“人城创产景”跨界融合,朝阳大街公园群和电谷绿廊城市智享荟等项目,利用AR、VR、XR、投影互动、智慧物联等智能科技,设置光环门、银河廊架、音乐喷泉、地砖灯、智慧树、彩色圆舞曲等文旅元素,构建科技互动场景,充分展示高新区科技创新能力;莲池区数据湾顺应数字经济新趋势,围绕“数字让生活更美好”,打造科技与产业、智慧与生活、艺术与城市相互交融的新空间。“点亮数据湾”开街仪式、“智享数据湾”沉浸体验、“嗨玩数据湾”潮流派对三个夜间活动板块,通过科创展示、美食体验、奢品潮购,以及才艺直播、电竞大赛、企鹅营地等业态场景,丰富数据湾夜间体验效果。
夜晚的银河廊架(央广网发 王栋 摄)
此次大会在保定全力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把举办文旅大会作为提信心、树形象、促消费、优产业的有力抓手和载体,以文旅新业态新场景提振市场信心,促进各行各业繁荣发展,助力灾后重建。
近年来,保定紧紧围绕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目标,全力打造京津雄旅游康养首选目的地,实施了古城保护、城市更新、城市标志等重点行动,产业发展质效并进,城市面貌日新月异,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