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廊坊9月9日消息(记者王艺霖 见习记者禹云飞)在廊坊莱尼线束系统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智能设备高速运转,传送带上的线束如流水般穿梭,平均每4秒就有一根成品线束下线。这家成立于2013年的企业,如今已是北京奔驰和小米汽车的供应商,拥有31条奔驰产线和18条小米产线,年产能高达约72万台套,成为京津汽车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工人正在包装线束(央广网见习记者 禹云飞 摄)

一根看似普通的线束,实则是汽车的“神经网络”,直接关系到整车的性能与安全。廊坊莱尼线束工程师刘炎捷向记者强调:“从原材料的存储,到最终成品的发货,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我们的专业与专注。”在工程师引导下,记者实地探访了线束生产的“全生命周期”:在断线压接区见证精密加工,在工装板流水线上观察组装,通过OGC智能检测区了解精准匹配生产物料的智能系统——这里直观的灯光指引和智能检测,能精准匹配每根线材。而在最后的电测环节,每根线束都要经受导通性测试、绝缘电阻测试、耐压测试数多项严苛测试,确保零缺陷出厂。

企业快速成长的背后,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的强大动能。在“北京研发、津冀制造”的产业格局下,廊坊莱尼线束不仅做精北京奔驰现有业务,还陆续开发北汽新能源及“造车新势力”企业的高压线束市场。2018年,廊坊莱尼线束设立研发中心,同年被认定为廊坊市级研发平台和企业技术中心,2019年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认定。目前,该公司已拥有36项实用新型专利和29项软件著作权。

三河市也从惠企政策、人才储备和技术创新等多个维度,全力支持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在政策与区域协同双重助力下,2025年1月至7月,廊坊莱尼线束系统有限公司累计营收22.22亿元,同比增长34%。

从小线束到大制造,廊坊莱尼线束正以每4秒一根的“中国速度”串联起京津冀汽车产业生态,成为区域协同创新中一道亮眼的风景线。

编辑:禹云飞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