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战国时期的赵国都城,以其重要的历史性、艺术性和科学性被国务院于1961年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邯郸历史文化名城最重要的依托和载体,被称为中华民族文化之林——赵文化的“根”和“魂”。

据专家考证,赵邯郸故城核心城区遗址位于今邯郸市区和西南郊区,而在核心城区周围的城郊地区、远郊地区乃至邻近地区,还分布着众多城邑和普通聚落遗址群及墓葬群,所有这些遗址群与核心城区遗址有机地共同构成了邯郸故城这一超大型聚落的结构和内容,这是大赵都邯郸城的概念。一般意义而言,赵邯郸故城由王城(宫城)和郭成(大北城)构成,宫城保存较好,残存的城垣以及城内夯土基址,其轮廓清晰可见,而大北城则整体被叠压掩埋于现代市区之下。

赵都邯郸城历史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发展脱胎于邯郸城的兴起和发展,鼎盛定格为赵国都城,两汉时期赵都大北城继续沿用。概括起来,包括早起的邯郸城、邯郸城的兴起、赵都强盛和两汉赵都几个阶段。

早期的邯郸城

根据专家考证,商末已经出现最早的邯郸城,邯郸兴起于商代后期,但根据文献和考古资料发现,商代后期并没有直接说明邯郸已是一座城市名字。当时的邯郸已是商代远郊的离宫别馆,当时的城邑应该是邯郸市城区边缘地带较大的商文化遗址的涧沟遗址范围,因在涧沟遗址出土了贝作为产品交互活动中的初期货币形态,说明当时邯郸已经具备一定的早期城市雏形。

邯郸作为城市名字,比较明确的是春秋时期,晋国在此设邯郸县,证明春秋时期,邯郸已经是一座城市。到春秋后期,晋国内部新旧贵族之间经过激烈的角逐,以公室为代表的贵族没落,而以韩、赵为代表的新贵族崛起,比较富庶的邯郸便纳入赵氏的势力范围。

经过赵胜、赵简子对邯郸城的发展,到春秋后期,已经发展成一个具有相当规模和多种功能的城市了。根据《韩非子·外储说左》中记载:“中牟无令,晋平公问赵武曰:中牟,晋国之股纮,邯郸之肩比,寡人欲得其良令也,谁使而可?”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邯郸城的重要性。同时根据《国语》卷15《晋语》中记载赵襄子为躲避智氏进攻出走晋阳的话中“从者曰:邯郸之仓库实”,可以看出邯郸以仓库殷实而著称。

春秋时期,邯郸的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有了长足进步,经济实力大增,已经形成了完整意义上的城市经济体系,同时,邯郸的政治地位和军事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成为晋国东部地区的政治、军事要地。

赵都邯郸城的强盛

公元前400年,赵国的第一位君王赵烈侯在位九年后去世。由于太子赵章年幼,赵国的贵族拥立赵烈侯的弟弟武公即位,称为赵武侯。他在位十三年去世后,赵国又让赵章即位,称为赵敬侯。

初操权柄的赵敬侯,面对萧墙之祸后,政局动荡的局面,决定迁都,因赵氏久据邯郸,民心归顺,生活殷实,而且地处中原腹地,西靠太行,南临漳水,邻接齐、魏,北通燕、涿,南达郑、卫,可成为争衡天下的据点,故迁都邯郸。

赵敬侯立都邯郸后,见城中官居与民居混杂,便决定在旧城的西南方向再建造一座规模宏大的王宫——赵王城。赵王城由三座方城组成,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品”字形,渚水环绕,雉堞逶迤,殿台高耸,鳞次栉比的宫殿,在日照下,巍峨壮观,金碧辉煌。

迁都邯郸后,赵敬侯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在战略方针施行了根本性的转变。赵简子、赵襄子时期,赵氏的战略方针主要是通过同晋国内部新旧贵族的斗争,以此来扩大自己的疆域。韩、赵、魏三家分晋后,标志着晋国内部新旧贵族之间的斗争告一阶段,使赵国加入了诸侯之间的兼并征战,实行以逐鹿中原为主要内容的战略方针。但要实施这一方针,就必须选择在中原立都,中牟虽然也位于中原,但地理位置偏南,因此定都邯郸就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公元前208年十月,章邯率二十万大军渡过黄河,在李良的引导下,攻破赵国都城邯郸。赵王赵歇和张耳、陈余逃往巨鹿。章邯担心秦军撤离后,赵地百姓据城为守,带来后患,便下令摧毁城郭,荡平所有的建筑物,将邯郸城里的百姓尽数迁往河内郡,彻底铲除赵国复仇者的根基,将这座自春秋以来兴盛数百年的名都毁于一旦。

两汉邯郸大北城

大北城位于今邯郸市区东至曙光街、西至建设大街、南至渚河路以南的贺庄村、北至联纺路北侧的范围内。城址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直线最长处4880米,东西最宽处3240米,总面积约为1383万平方米。

大北城位于赵王城的西北,最近距离与赵王城相隔60米,中间隔渚河相望。它是赵都的居民居住区和手工业区、商业区,其西北角还是王公贵族的苑囿区。大北城是邯郸的古城,最晚在春秋时期已有一定的规模,赵敬侯元年(前386年)由中牟(今河南汤阴县西北)迁都邯郸后,加以扩充建设,成为赵都邯郸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元前208年,秦将章邯夷平了赵王城,赵王城遭到了严重的损毁,基本上被夷平,而大北城虽然遭到了破坏,但依然保存下来,并很快恢复了城市功能和繁华的景象。汉高祖九年(前198年),刘邦立其第四子如意为赵王,建都邯郸,因赵王城被毁坏,便在大北城的西北角,建成了以温明殿为主体的邯郸宫,大北城又成为汉代的居住区和商贸区。

西汉时期的邯郸,作为汉代赵国的都城历经200余年,到西汉后期,邯郸进而发展成为除了京城长安之外的“五都”(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之一。邯郸在五都中位居第二,是当时全国仅次于长安、洛阳的经济中心城市。表明汉代的邯郸城,是一个人口众多、通衢发达、商业兴旺、经济繁荣的大都会,其人口和经济实力,不亚于战国时代。

邯郸在战国、秦、西汉时期持续了几百年的兴盛之后,于东汉初年开始逐渐走向衰落。古代邯郸历史由盛到衰的转折是新莽末年刘秀与王郎在邯郸城的攻守战。这次攻守战前后持续了20余天,使邯郸的人力、物力遭受严重损耗,城市破坏严重。

其中大北城——“插箭岭”遗址,是大北城西北隅城垣其中的组成部分,也是高大的建筑基址。相传这里是由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练兵场,士兵曾在这里骑马射箭而得名;“梳妆楼”遗址,曾是战汉时期两座宫殿建筑的台基,现只剩两座土台,也称“梳妆台”,位于大北城西北隅“插箭岭”东北处,相传为赵王到此演练骑射或游猎时休憩和欣赏歌舞的场所。

铸箭炉遗址,位于大北城西北隅,在西垣的东侧,北邻灵山,与西垣相接是一处大型的夯土台建筑基址。南北长74米,东西宽60米,残高9米,平面略呈方形。考古调查发现地表上散布着灰陶绳纹板瓦、筒瓦、盆和素面豆等残片。传说是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专门铸箭的地方。在上世纪90年代末修建“邯郸成语典故苑”工程中确实发现了战国铸箭炉遗址,也是国内首次发现战国铸箭炉遗址,成为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的历史见证。

赵邯郸故城气势宏伟,布局严谨,在二千多年的漫长历史中,虽受到天灾与人为的损毁,但其遗存仍可见证当时的雄伟壮观。邯郸古城虽有过多次兴衰,但城址仅是随着邯郸的兴衰或扩大或缩小,而没有全盘的变迁,这在中外都城发展史上是罕见的。邯郸古城地下的遗存非常丰富,它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完整的一处战汉时代的故城址。故城遗址的平面布局基本符合我国古代“前者为城、后者廓”“五里之城,七里之廓”的都城建筑定制,这对研究我国古代都市建筑及宫城布局,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编辑:王伟倩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