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邯郸9月16日消息(记者王艺霖 见习记者胡思达 实习记者王云鹏)月满中秋,诵读传情。随着中华经典诵读大会(第二季)河北站正式启动,燕赵大地迎来一场诵读热潮。漫漫千年史,悠悠一座城。记者来到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体验北宋陪都的繁华与兴盛,感受着宋韵文化的魅力与风情。作为河北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大名县历史上曾两为国都、七为陪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作为一档全国文化类IP,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网策划推出的大型文化展演活动“中华经典诵读大会”,体现了融公益性、民间参与性、专业权威性于一体的内核特征。通过声声诵读,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的强大凝聚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经典文化的传播始于声音、美于吟诵、感于内心、“声声”不息。“中华经典诵读大会”(第一季)活动全网触达量突破5亿人次,彰显出强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活动不仅获得良好的社会反响,还被中央网信办评为“2023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

当前,“中华经典诵读大会”(第二季)河北站报名通道已经全面开启。本次活动涵盖萌新组、小学组、中学组、大学组、社会组、乐龄组6个组别,同时,线上报名期间将征选优秀作品进行展播,通过声声诵读,展现河北省在岁月长河中的绝代风华和生生不息的历史文脉。

金秋十月,中华经典诵读大会(第二季)河北站与您相约大名!快来报名吧,诵读一段你最爱的诗词,加入这场用声音雕刻经典的诵读盛会!

【诵读作品内容】

我国古代、近现代和当代有社会影响力和典范价值的,体现中华优秀文化的经典诗词、文章和优秀图书内容节选。当代作品应已正式出版或由主流媒体公开发布或发表。

诵读文本主体前后可根据需要增加总计不超过200字的过渡语。

(改编、网络以及自创文本不在征集之列)

【作品表演要求】

报名初选作品不超过90秒,复选环节诵读作品时长不超过4分钟,可借助音乐、服装、道具等手段融合展现诵读内容。同时,要求普通话标准、语音规范,声音洪亮、口齿清楚,语言流畅、感情真挚,把握作品基调准确、流畅完整,富有舞台感染力和表现力。

团体组报名要求2人及以上、10人及以下成员参加,男女不限,以组合形式展现诵读作品。

【报名方式】

参与者通过央广网小程序、央广网客户端进入“中华经典诵读会报名通道”填写报名信息。报名需上传竖版照片(建议尺寸300*400)和竖版格式诵读视频,时长不超过90秒,500M以内。

(进入报名通道后需上传照片和视频,请提前准备)

点击以上二维码进行报名

编辑:胡思达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