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宣讲实践团“守护童年,牵手共成长”关爱服务儿童公益活动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启动,宣讲实践团围绕法治教育主题,开展多元趣味的法治实践活动,为乡村儿童打造寓教于乐的成长课堂。

唇枪舌剑辩法理,小剧场里“演”法治。在易县塘湖镇南柳泉村村委会内,一场以“反校园欺凌”为主题的辩论赛正火热进行,实践团成员围绕辩题,引经据典,据理力争。此外,由实践团自编自导自演的情景短剧《勇敢的小树苗》,将抽象的法律条文与现实情境紧密联系,生动演绎如何识别、应对校园欺凌。互动环节中,实践团成员以启发式问答方式,向小观众们普及相关法律知识,教育孩子们“知法守法、遇事找法”。

“法治教育的关键在于体验与内化,要让孩子们在‘看、听、说、画’的全方位实践中,感受法律的温度与力量。”实践团成员房辰昱说,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警察的专业特色,以沉浸式、互动式方式,在孩子们心中种下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种子。

亲历司法殿堂,感知司法权威。在易县法院刑事审判庭,实践团成员化身“审判长”“公诉人”“辩护人”“当事人”,围绕“未成年人犯罪”主题,还原真实庭审的关键环节。肃穆的国徽、严谨的庭审流程,让现场旁听的易县第一小学六年级的同学们心生敬畏。

实践团成员模拟“未成年人犯罪”法庭(王斌 摄)

播种法治种子,奠基未来素养。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既是一堂生动的“行走的思政课”,更是一场法治的浸润之旅。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团委组织部部长、宣讲实践团指导老师霍文叶说:“未来,我们将继续深耕社会实践,让普法宣传更精准对接乡村治理的需求,让‘守护童年’持续关注乡村儿童的成长。”

据悉,此次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将法律知识普及、法治观念养成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暑期安全教育、普法禁毒等特色课程教学。同时,组织升旗仪式、队列训练、风筝彩绘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助力乡村儿童全面健康成长。(赵新颖)

编辑:禹云飞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