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弘扬中医药文化,不断推进中医药文化融入百姓生产生活,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启动“2025年中医药文化夜生活”。

活动现场(崔金龙 摄)

活动现场,“岐黄赤子”培养工程学员、县中医院、县医院、县妇幼保健院的120位中医名家变身夜市“摊主”,为广大群众送上健康服务。

在中医适宜技术体验区,推拿、按摩、拔罐等项目使众多群众纷纷争先体验。在专业医护人员的操作下,古老而神奇的疗法让体验者在享受身心放松与舒缓的同时,体会到中医药在预防和治疗疾病中的独特作用。

工作人员为群众讲解中医药知识(郭恩桥 摄)

“我的肩颈不好,做了做(刮痧)比以前舒服多了,效果挺好。”易县城区居民刘海兵在体验刮痧疗法时说。

望、闻、问、切在名中医义诊区专家化身“夜市摊主”。为前来咨询的群众提供健康服务、用药指导,并提供个性化的中医养生建议。当中医“邂逅”减重,体重管理轻松拿捏。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动特别设置了减重指导区,为有减重需求的群众进行体质辨识,结合中医理论,从饮食、运动、作息等多方面给出针对性建议,帮助群众以科学、健康的方式达到减重目标。

“中医减重并非单纯追求体重数字的下降,而是从整体出发,调整人体的代谢功能,改善体质,让患者在健康的前提下实现减重目标。”易县中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郭春芳为群众解惑时说,中医认为减重时不可只关注局部,通过动静结合的运动方式,比如太极拳、八段锦,调和形体的舒展与气血的流通,才能实现“形与神俱”的健康状态,从根本上化解肥胖这种疾病。

在中医药特色茶饮及养生膏方展区,大家一边品尝边适应节气的产品,边听工作人员讲解中医“治未病”理念、中医药饮食养生等知识。工作人员通过发放中医药知识宣传手册、播放宣传片等形式,普及“易水学派”历史文化知识和中医药法律法规知识,增强群众养生观念和对中医药法律法规的了解及认同。

群众在品尝适应节气的中药代茶饮品(郭恩桥 摄)

据了解,金代名医张元素是河北省易县人,其创立了脏腑病机辩证学说。后经其弟子及后世私淑者的不断发挥,逐渐形成了以张元素学术思想为核心的医学流派“易水学派”。近年来,易县持续开展“易水学派技法走基层·促进健康乡村建设”“中医药文化夜生活”等活动,在乡、村两级大力推广易水学派中医适宜技术。此次活动由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河北中医药大学、易县县委宣传部指导,易县卫生健康局、易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

“魅力文旅,国潮中医;夜享岐黄,健康有约。在全社会营造‘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良好社会氛围。”易县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贾凌云说,中医药文化夜市既满足了年轻人对新鲜感的追求,又为中医药文化传播找到了载体,让源远流长的中医药文化以更加包容、开放的姿态走进千家万户。(杜微)

编辑:姜丽丽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