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开的全国退役军人工作会议上,一批全国模范受到表彰。其中,广东17名同志荣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3个单位荣获“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单位”,3名同志荣获“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个人”。让我们一起来走近、认识这些“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个人”。
广州市黄埔区永和街道党工委书记兼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钟才雍:抬高全链条“服务坐标”
钟才雍,广州市黄埔区永和街道党工委书记兼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以落实“1+1+12”工作布局为统领,以发挥“五种力量”作用为重点,守住底线、做实腰线、争创高线,构建如臂使指、如数家珍、如沐春风、如鱼得水的“四如”服务体系,带领团队不断探索退役军人参与基层治理的新路,塑造了“永和担当”的工作品牌,并走向全国。
钟才雍
2019年,他牵头筹建了全市第一个街道级退役军人服务站;2020年,他建成了全市面积最大、功能最齐全且在全国都颇有影响的退役军人之家;2021年,他推动构建了“党委领导、站点负责、老兵参与、社会协同、制度保障”的治理格局;推报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负责人黄媛媛获评首批全国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百名优秀站长;悉心培养的东纵精神传承连思想政治指导员卢运柏2022年获评全国最美退役军人称号。
钟才雍始终恪守“政治坐标”,激活基层治理的“末梢神经”。他带领团队构建了“五角星”治理格局,即党委统领、站点负责、社会协同、老兵参与和制度保障。他每年年初召集干部编排思想政治工作任务清单。此外,还定期举办党团建活动,开展寻找无名烈士家属行动,指导退役军人服务站开展“退役返乡第一课”。
钟才雍建立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明确了街道退役军人工作的“一个定位、两项任务、三条路径”,并选配具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同志任负责人,确保退役军人工作经费得到充分保障。他还研究制定了《永和街退役军人走访慰问办法》等文件,为街道退役军人服务建章立制。
在他的带领下,街道创新了退役军人再组织化的工作思路,成立了“永和街东纵传承连”和“东纵精神传承连2连”,由优秀退役军人和退休干部担任指导员,近两年又组织成立了预备连和接班连,实现了从预备入伍到退役返乡的全链条覆盖。这些举措有效传承了红色基因,弘扬了“听党指挥、报国为民、敢于担当、无私奉献”的东纵精神。
钟才雍始终坚持为退役军人提供优质服务,牵头筹建、倾力打造“退役军人之家”,设置了荣誉室、阅览室等功能齐全的设施,以“兵味”阵地、“如家”环境聚人。红色党建、社区志愿服务和国防教育等活动的开展,切实发挥了联系、凝聚和引领退役军人的作用。
他还多措并举筑牢“服务网络”,整合街道一级民政、教育、医疗、经济单位等资源,为退役军人提供优待抚恤、走访慰问等基础服务。在辖区100多个企业中挂牌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实践基地,近年来推荐67名退役军人高质量就业。
在需求“定制服务”方面,钟才雍牵头建立“一班一档”“一人一档”服务档案,提供“一站式”代办服务。他积极解决退役军人的实际问题,如家庭燃气卡开卡充值、处理交通违章等,确保退役军人家庭的生活无忧。
钟才雍注重培养和使用人才,引导退役军人在各自的“第二战场”上发光发热,涌现出了严德东、朱贤辉等一批生产能手、岗位带头人,为企业技术革新、产业升级带来强大动力。同时组织退役军人担任红色文化宣讲员,走进学校和企事业单位,举办了100多场红色文化宣讲活动。组建了多支志愿服务队伍,开展了300多次志愿服务活动,服务人数超过8000人。
钟才雍用实干和行动诠释了一个退役军人事务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珠海烈士陵园主任徐云峰:39年的“守碑人”
他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坚定的信仰。徐云峰,从共和国礼兵到“守碑人”,他39年始终坚守在“守碑”岗位上;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父母病故无法赶回尽孝,初心不改!
徐云峰
19岁那年,徐云峰参军入伍,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的礼兵。1997年7月1日,作为驻港部队的一员,他见证了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时刻;1999年澳门回归,他担任驻澳部队仪仗队的教员兼第一任军旗手。在他的军旅生涯中,多次执行迎接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高级将领的司礼任务,还承担了外国元首向人民英雄纪念碑献花的任务。
转业后,徐云峰始终怀念着“守碑护灵”的使命。2013年竞岗上任珠海烈士陵园主任。2022年,珠海电视台以他为主角拍摄纪录片《守碑》,引发了社会对当代烈士守碑人的极大关注。
珠海烈士陵园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文物保护单位,园内的大型革命斗争史浮雕是省级革命历史文物和国内少有的历史纪念性大型雕塑,由雕塑大师潘鹤1982年设计建成,急需修缮。徐云峰多方寻求帮助,经过四次赴广州开展专家评审,维修方案最终通过。他还邀请潘鹤大师的儿子潘奋指导修缮,历时两年,圆满完成了这项艰巨任务。
作为珠海唯一的综合性革命历史资料展览馆,徐云峰在资金少、时间紧、疫情严重的情况下,优质高效地完成了“珠海市革命史料陈列馆”改陈布展任务。2021年,“少年讲党史,童声诵百年”活动在史料馆举行,吸引了超过100万人次在线观看,学习强国平台多次报道。每年约有1000多个单位前来参观学习,史料馆已成为珠海红色教育的“网红打卡地”。
自2015年10月至2020年底,徐云峰主持对凤凰山烈士陵园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提升改造,新建了“珠海烈士纪念碑”、建设标准化的烈士墓园和烈士墓碑,制作了红色雕塑,完善了配套设施。他还首创在烈士陵园举办敬献花篮的庆典仪式,亲自策划和训练礼兵,圆满完成了第十届“烈士纪念日”公祭仪式,深受各界好评。
在“香洲兵变”中牺牲的27位烈士中,有的烈士亲属经过近百年的寻亲梦,终于在徐云峰的帮助下得以告慰英灵。徐云峰先后帮助20多位烈士的亲属寻亲成功,每一位烈士寻亲成功的背后都有感人的故事。为了圆老兵的联名请求,他曾顶着烈日攀爬500米山路,克服重重困难实地勘察烈士墓地。徐云峰用行动证明,再苦再累都不及烈士的牺牲,烈士家属都亲切地称他为“家里人”。在他的主持下,全市共有122位零散烈士迁移集中管理保护。
徐云峰挖掘出许多感人至深的英烈故事,与相关单位联合创作100集英烈故事系列短视频《不能忘却的记忆》。他亲自讲述“香洲兵变”和珠海烈士陵园第一代守墓人甘湖的故事,采访革命老前辈,慰问烈士家属,参与创意策划、审阅文案、审看短视频。2023年9月30日,系列短视频在今日头条、抖音等国内8个新媒体平台同时开播,好评如潮,目前全网点击量已超300万,关注的账号已达25000余个,评论区已超5000条评论,开创了全国烈士陵园褒扬宣传工作的先河,得到了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的高度肯定。
39年如一日,“广东好人”徐云峰履行着他的“守碑”使命。他向广东省争取的提升改造珠海烈士陵园的资金已经到位,艰巨的任务等着他去完成。徐云峰将一心一意、义无反顾地继续守护英灵,传承红色基因,为国家和人民奉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佛山市南海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王晓娟:用“三种精神”浇灌责任田
五年来,佛山市南海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王晓娟始终坚守“让党放心,让退役军人满意”的工作初心。凭借攻坚克难、善钻研的精神,带领团队不断突破难题,赢得了退役军人的由衷点赞。
王晓娟
工匠精神:做业务上的明白人
每次拟定接收安置方案时,她都会带领团队反复讨论研究,深挖安置潜力,优化接收流程。五年来共落实阳光安置军官130名、士官105名,接收自主就业退役士兵2293名。她时刻关注老兵的痛点难点问题,撰写的《延期退役士兵返乡及时复学诉求亟待国家重视》信息被全国政协采用并推动解决。解决部分退役士兵社会保险问题时,她带领团队查阅档案、调查核实,加班加点为提交申请的1924名退役士兵及时核办,最终办理通过533名,全市率先完成任务。
王晓娟着力推动区镇两级服务阵地,全部通过全国示范型服务站(中心)考评验收。对全区292个村居服务站逐一研究、施策分类确定建设方案,实现了全部达三星级的目标。她全力打造了里水镇作为广东省唯一镇级单位获评“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单位”,一名站长获评“全国百名优秀主任(站长)”。为镇村两级开展“四式培训”20多场,全方位培训1200多人次;每年组织开展“南海老班长 亮剑竞技场”业务大比武。推出了“四全”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制度。
服务精神:做退役军人的贴心人
聚焦新时代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的实际需求,在全省县区级率先出台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政策文件,并推出一揽子服务。她还创新工作方法,在全省县区级率先推行一件事一次办,实现退役士兵返乡报到5部门9事项一站式综合办理,网上办理率超94%。在集中办理优待证期间,始终关注老兵办理是否方便,并针对性实施服务的便捷和效率。主动协调区司法局推动三级退役军人法律服务体系落地,助力保障退役军人军属合法权益,目前已提供法律服务近400人次。
王晓娟始终关心困难老兵疾苦,推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与区慈善会共同发起关爱退役军人基金。链接各方资源,启动“圆梦微心愿”,募集爱心资金为239名老兵达成心愿。她还成立区退役军人促进会,促进会86家会员单位共吸纳1232名退役军人就业;联动举办专场招聘会18场,凝聚近800家企业,提供岗位超1.8万个。
创新精神:做行业里的探路人
王晓娟注重在一线挖掘经验,指导里水镇创新实践“三三”工作法。她发动老兵力量参与社会治理,首创“一站一队一班长”模式,在国有企业和物业小区探索建设退役军人服务站,将退役军人治理体系建设向深广切入。
王晓娟细心研发“老兵心灵家园”服务项目,线上推出行为指引“小课堂”24期,线下辅导纾解个案36人次。她创建“南海老班长 志愿新力量”服务体系,全区实现一村一队伍,退役军人志愿者已发展至3683名。她推出“欢迎老兵回家十大行动”,让尊崇之光照亮退役士兵返乡之路。
她筹建退役军人荣誉室,接待来访参观105批次1288人次。她组建“南海老班长”红色讲师团,累计宣讲覆盖上万人次。她在一线各行各业深挖广育退役军人优秀事迹,讲好“南海老班长 行行是标榜”老兵故事,累计推出先进典型100多名。她还打造“南海老班长”媒体宣传矩阵,吸引了全省全国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同行们学习。(常子健)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