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戎光,凤凰湖畔,红马甲换下绿军装,龙湖儿女,再续辉煌!”一首正在创作中的“龙湖儿女”在龙湖街道传唱。
何为“龙湖儿女”?黄埔区龙湖街道党工委书记、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姚锦全给出答案——是龙湖街道14.4万人民群众的精神符号,代表了一种邻里相亲、守望相助的生活态度;是一面思想政治旗帜,是近1000位退役军人团结起来、动员起来、组织起来,践行新时代“五种力量”的具体表现。
红棉老兵在志愿服务
愿为飞絮衣天下,不道边风朔雪寒。正是来自街道党工委的和服务站的暖心服务,将对红棉老兵们的尊崇感化作“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奋力前行的责任感。同时,红棉老兵们也用实际行动在志愿服务中绽放璀璨迷彩,在“龙湖儿女”阔步前行中旗帜飘扬。
加强社会道德建设引领
“成功了,成功了!”金秋九月,伴随着成功挑战世界吉尼斯“参与人数最多的太极扇展演活动纪录”的消息传来,广州市黄埔区龙湖街道退役军人沈建设、高秀丽、何灼洪、肖金寿的微信群都沸腾起来了。作为太极拳义务辅导员,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动态符号扬帆出海,是对他们一年多无私付出的回报。
在龙湖街道,退役军人不仅积极参与太极拳群众运动,还带头开展了爱国主义宣讲、义诊义剪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退役军人们用一言一行感染人心、凝聚人气、汇聚人力,成为深度融入社会治理和服务的新动力,被亲切地称为“龙湖儿女·红棉老兵”。
社区组织的太极拳运动
教练少,是推广太极拳运动面临的第一难题。为了能为社区、邻里街坊做些什么,退役军人沈建设率先站了出来,快速组建起社区的第一支太极队。在沈建设的带动下,大涵村的退伍女兵教练高秀丽、何棠下村的何灼洪、幸福誉社区的肖金寿等退役军人也积极参与到这项活动当中。3762名现场展演者,3.6万名居民太极爱好者,在他们的带领下,太极拳在龙湖街从“遇冷”到“爆火”、从小众运动变成全民热潮,这背后都离不开退役军人们的默默奉献。
全面推进退役军人在书法、象棋、龙舟、篮球等各式各样的文体活动、展演赛事中的参与度,在常态化公益活动中展现退役军人力量,不仅能有效提升了街坊邻里融洽氛围,也能让群众获得更多的归属感、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
服务基层社会治理
群雁齐飞,还需头雁领航。作为退役军人的姚锦全,在2021年任龙湖街道党工委书记时,面对处于中新广州知识城起步区的龙湖街道,存在城乡融合,基层治理等方面难度大、任务重。通过深入调研,他找到了适合龙湖街道基层实际的有效治理途径——发挥退役军人的引领作用,打造“龙湖儿女”品牌,探索党建引领多元共治新格局,让8万户籍人口感受到获得感,让6.4万非户籍人口获得归属感。
2022年龙湖儿女发展促进会正式注册成立。据龙湖街公共服务办主任、退役军人杨琳介绍,龙湖街道正积极通过实体化运营,打造了一个以全局、包容、凝聚为核心内容的志愿服务团队孵化器,发展龙湖街道热爱社区公益慈善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加入,推动社会治理升级转型。
“龙湖儿女”志愿服务队
在“龙湖儿女”品牌的带领下,街道党组织通过“龙湖儿女”搭建平台,定期开展活动,回应社会关切,不断推进基层党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的能力。据了解,龙湖儿女志愿服务总队已组建并发展出14支志愿服务队伍,包括红棉老兵、守护平安、玉兰书香等,在册登记志愿者人数843人,开展服务1066场次。同时,“龙湖U行动”项目还获评广东省民政厅2023年社区社会组织十大优秀典型案例之一。
支持街道应急救援
在应急救援志愿服务中,退役军人更突显了素质能力。走进新龙消防救援站,一面挂满锦旗的4米高墙,见证了31名救援队员的英勇无畏。这群平均年龄仅27岁的队员中,退役军人占比70%。救援队队长、红棉老兵李更志2018年入职以来,累计参与灭火救援行动2500余次,成功指挥抢救疏散被困人员865余人,挽回财产价值高达690余万元。在他和队员们的守护下,2020年后辖区再无火灾亡人事故发生,火灾数量逐年下降。
尽管“每天像是打仗一样”执行任务、训练学习,他们还是想方设法抽空进行消防公益宣讲。“我们每周至少要外出走进群众中宣讲3次,普及消防安全知识。一次宣讲就可以减少一次隐患,很有必要。”仅李更志就深入社区开展“敲门入户”消防宣传活动累计达4960余次,获评三等功勋章、总队优秀政府专职消防指挥员称号等诸多荣誉和表彰。
消防知识普及
在街道,“龙湖儿女·红棉老兵”应急救援突击队也充分发挥着应急救援先锋作用。“在今年5月汛期中,突击队冲锋在前,经过2个小时的救援,成功配合转移工地被困工人两三百名,效率非常高。”龙湖街道办经济发展(应急)办公室主任、退役军人周向红介绍。救援队长、退役军人文彪深知“功夫在日常”的道理。他带领队员进行半军事化半专业化训练,做到每周1次体能训练,每月1次小型演练,每季度1次大型比武。在文彪的带领下,突击队累计服务时长超万小时,服务群众超6万人次,2023年代表黄埔区参加广州市红棉老兵应急救援技能竞赛中,两个项目获得第一名,同时获团体奖第二名。
广州市红棉老兵应急救援技能竞赛
在社区,还有应急救援方面的行家里手。比如,在世界500强公司任职之余,深入企业、学校、社区宣讲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的退役军人肖荣华,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上百场,累计服务超万人次。
退役军人肖荣华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依托红棉老兵志愿服务影响力,龙湖街道不断促进“龙湖儿女”品牌效应转化,培育有需求、有成效、有生命力的志愿服务,不断提升退役军人引领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持续讲好“红棉老兵”故事。
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老兵也在各自行业发光发热。军创企业家、爱心人士邓添运,开设两家口腔门诊,为退役军人的诊疗提供优惠,义务普及护牙知识,今年梅州洪涝灾情发生后第一时间捐赠1500多箱赈灾物资支援灾情最严重的平远县;创业大学生、退役军人黄梓健创立宠物粮食电商公司,克服重重困难7年打造出年营业额超6000万元的品牌店,为130多名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开办老班长农场的冯惠林,退役后在迳下村开启13年柠檬种植之路,无偿传授农户种植技术、带动20户村民种植,经常到村老人安置点开展志愿服务,参与植树活动,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兵哥披萨”店创始人刘振兴、刘潇翔“上阵父子兵”,带头创业引领就业创业新风尚……在各行各业、各条战线,“龙湖儿女·红棉老兵”闪亮的身影层出不穷,他们在新的战场奋斗拼搏出新的荣光。(温丰羊 杨华琦)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