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广州9月21日消息(记者罗世伟)9月20日,“我是全运播音员”训练营在广州举行。活动邀请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知名播音员方亮、苏扬坐镇导师团核心,同时力邀朗诵名家史子兴、表演艺术家孙洪涛以及资深主播魏冬青组成专家顾问团。五位导师同台登场,以丰富的经验与真挚的分享,为成功晋级线下培训营的选手提供专业指导,帮助他们在舞台上更精准地传递赛事的热血激情,用饱含温度的声音讲述动人的体育故事。

现场的第一堂课,从朗诵与播音的区别与联系讲起。广东省朗诵协会会长史子兴导师以文学名篇为例,带领选手在诗文吟诵中寻找“未成曲调先有情”的真意。他表示,朗诵强调情感的细腻传递,体育播音则更注重赛场的即时性与节奏感,但二者都离不开基本功和真情实感。对于仍在成长中的孩子们而言,准备与练习不仅锻炼了吐字发音和节奏把握,也让他们在与经典的反复对话中收获滋养。

史子兴导师授课(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在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史子兴表示:“‘我是全运播音员’活动让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进来,更广泛地传播全运会精神。尤其是来自大湾区的孩子们,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投身其中,这是非常宝贵的。”他还谈到,语言艺术的学习不仅是赛场上的锻炼,“很多孩子在准备和背诵过程中接触了大量经典诗歌和散文,这是对他们语言素养的提升,也是伴随文学成长的过程。即便他们今后不一定从事播音主持,但这份热爱和积累一定会受益终身。”

活动现场(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如何让声音真正打动人心?一级演员,影视剧制片人孙洪涛导师从影视表演切入,强调自信与生动是打动观众的关键。他表示,自信来自对内容的熟悉与理解,而不仅是机械的记忆。当把播报当成“自己的事”,便能自然获得主人翁的主动心态。语言的生动之处在于画面感与故事性,他鼓励大家通过手势、姿态、语速变化,让表达更具生命力。现场不少孩子在他的带动下放开声音,舞台气氛逐渐热烈。

孙洪涛导师授课(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在采访中,孙洪涛谈到自身演艺经验:“演员是在规定情境中通过角色语言来表达台词,和播音主持两者门类不同。但无论是播音还是表演,关键都是要自信而生动,这样语言才更有魅力。”

播音指导、广东广播电视台首席播音员魏冬青导师则将目光放在专业规范。她向选手介绍播音语言的六大特质——规范性、庄重性、主动性、时代感、分寸感、亲切感,并结合主持案例进行示范。她提到,全运会是国家级盛会,播音员既要准确传达信息,又要在声音中体现庄重与仪式感,这不仅关乎个人表达,也关乎赛事形象。

魏冬青导师授课(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全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赛事,更是展现国家形象和文化精神的舞台。播音员要通过声音传递体育的激情,同时也要把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和活力展现给全国观众。这样的传播,是赛事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你站在舞台上,希望你能把全运会的口号和精神融入每一次发声,用真诚、庄重、专业的表达去打动观众。”魏冬青说。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主持人苏扬则引导选手以五种形式诵读《陋室铭》。有人选择激情演讲,有人尝试城市推介,不同的表达方式让古文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苏扬在点评时表示,要注意让情感自然流露,让观众真切感受到作品的意境。

苏扬导师授课(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接受采访时,苏扬感慨道:“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是全国人民的盛会,落在粤港澳大湾区有着特别的意义。‘我是全运播音员’让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甚至更小的孩子参与进来,把体育精神的烙印深深打在他们心里。这不仅是为赛事输送人才,更是给孩子们一个成长机会。当他们长大后,一定会把这种精神传递下去。希望大家不要把它看成比赛,而是在‘激情’和‘声动’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心动时刻。”

作为压轴出场的导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音指导、央广《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主播方亮,将话题视角拓展至更宏观维度。他以中国体育解说艺术发展为核心线索,串联起老一辈播音员激情四溢的女排赛事解说、重大开幕式上庄严肃穆的播报场景,以及当下富有诗意的表达风格,清晰梳理出这一领域的演进路径。

方亮明确指出,播音员需依据不同场景灵活调整语言风格。无论是面向全球、展现国际视野的奥运赛事解说,还是触动全民情感、引发广泛共鸣的全运会播报,都对从业者提出了双重要求:一方面要具备扎实的政治素养,确保内容导向准确;另一方面需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让表达更具内涵。

在分享环节,方亮特别提及“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全运记忆。从当年在赛场上拼搏的运动健儿,到如今肩负荣誉的国家英雄,这些人物的成长轨迹生动证明,体育精神能够贯穿个体一生,成为激励人们持续奋斗的强大动力。

基于此,他向青年选手提出殷切寄语:不仅要刻苦锤炼业务基本功,提升专业能力,更要让自己的声音承载起文化厚度与情感温度,通过有力量、有深度的讲述,与时代同频共振,引发广泛的情感共鸣。

方亮导师授课(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在接受采访时,方亮对“我是全运播音员”活动给予高度评价。他表示:“这不仅是一场声音与时代的深度对话,更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实践。它成功让体育赛事突破竞技层面的局限,成为展现粤港澳大湾区蓬勃向上精神风貌、传递中华文化自信的重要窗口。”

同时,方亮也肯定了活动对青少年的积极影响:“活动有效激发了青少年的主人翁意识,他们用声音深情讲述湾区故事,热情传递全运梦想,成为‘全民全运’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文明交流互鉴的小使者。这正是新时代青少年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生动体现,展现了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担当。”

活动现场(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在训练营现场,来自中山大学的大一学生陈佳宇接受了记者采访。对于这次训练营的经历,他直言收获颇丰。“训练营让我认识到,声音不仅是一种表达工具,更能传递真情实感,去打动人心。通过不同环节的磨炼,我学会了如何调整心态,让表达更自信、更有力量。能够听到五位老师的分享,本身就是一份收获。”

从诗意朗诵到舞台经验,从规范要求到心动瞬间,再到深度叙事,五位导师的授课让总决选不仅是一场声音角逐,更成为一次思想与艺术的双重熏陶。年轻的选手们在舞台上汲取经验,也在心中点燃梦想。随着十五运的临近,这群“全运播音员”带着热情与成长,为盛会注入别样的青春力量。

编辑:徐钡儿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