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宣布:全球首艘高速可潜无人艇下水。”4月28日上午,随着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主任陈大可的指令,长11米、排水量12吨的无人艇“蓝鲸号”,随着吊机缓缓下探,成功下水。

“这是全球首艘能深入台风中心的高速可潜无人艇实船。”珠海云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可潜无人艇项目总工程师吴国松介绍道,“它水面航速达36节,水面续航可达数百公里,可实现数十米深的下潜和水下航行,能在水下静态悬浮一个多月,随时响应突发任务。最有突破意义的是,它能在台风来临前潜入水下躲避风浪,台风经过中心位置附近时,通过搭载的探空火箭和探测设备,探测海洋气象数据,为我们提供第一手资料。”此外,“蓝鲸号”还可用于水下地形地貌测绘、水下拍摄、水下水质取样以及水下电缆管线巡检等多个领域。

全球首艘高速可潜无人艇下水

所谓可潜无人艇,是将水面高速艇与水下潜艇、无人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型船型。“它不仅能够为我们探索科学前沿提供一个前所未有的利器,也能够为服务国家战略提供智慧高效的工具。”陈大可表示。

据了解,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资助的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智能敏捷海洋立体观测仪”正式立项,可潜无人艇是该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项目由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南海调查中心共同立项,由珠海云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

全球首艘高速可潜无人艇下水

“蓝鲸号”也是全球首艘完成建造的高速可潜无人艇实船。目前,其他国家同类型项目基本还处于概念阶段。一期工程自2019年12月开始,历时4年,成功研制了原理样艇,并对包括水面高速航行、海上深潜、水下航行及高海况下发射探空火箭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实际验证;二期工程则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的资助,于2022年启动工程艇的设计与建造,目前已完成所有建造工作,接下来,此无人艇还将进行内场调试、系泊试验、码头试验、海上试验等,有望在2026年投入应用。

“蓝鲸号”技术突破背后,是广东珠海本土高科技企业云洲智能的硬核技术积累。这家成立于2010年的企业,在自主航行、感知避障、协同控制等无人船艇关键核心技术上持续突破,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智慧水域管理、海洋工程、公共安全等领域,先后参加了第34次南极科考、河南抢险救灾、南海岛礁测绘等多项重大国家任务。(洲文)

编辑:张顺鹏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