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中山火炬高新区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第三十四批项目暨民众街道新平村“工改”项目正式动工拆除。这是民众街道首宗村集体用地“工改”项目,是中山火炬高新区落实“百千万工程”、推动村集体“工改”项目转型升级的关键一步。

新平村村民代表到现场一同见证“工改”项目动工

新平村“工改”项目产权归属民众街道新平村民委员会,项目占地面积39.4亩,现状为老旧低矮锌铁棚厂房。为加速村集体低效用地改造升级,新平村自筹资金近1亿元,分三期建设,将建设4幢现代化厂房,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项目将紧扣“湾区光谷”产业规划,聚焦照明灯具智能制造领域,精准引入优质项目。全部建成后,年租金收入将由改造前的240万元大幅增长至550万元,预计年产值将飙升至2.5亿元,年税收1200万元,实现收益翻倍式增长,释放巨大发展潜力。

新平村“工改”项目拆除前

项目效果图

火炬高新区举行新平村“工改”项目低效厂房动工拆除仪式,具有多重开创性意义。它不仅是民众街道首个由村集体自主主导、村民全程深度参与的“工改”项目,更是新平村积极推进“百千万工程”省级典型村建设、实现“经济强”的关键举措。该项目地块嵌入周边丰富的农文旅资源,推动区域形成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的崭新局面,将有力推动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为产业升级、城乡融合、乡村振兴与区域协调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助力火炬高新区“百千万工程”取得更高质量、更大成效。

动工拆除低效厂房

新平村“工改”项目动工拆除,再次证明在村集体“工改”主战场,火炬高新区探索的“管委会+‘工改’专班+国企”的“工改”模式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强大的战斗力。自项目谋划伊始,张家边企业集团秉持着主动担当、靠前服务的理念,为该项目提供“国字号”保障,深度介入规划编制、政策对接、资源整合等关键环节,全力以赴为项目排忧解难,确保项目高效有序推进。

下一步,中山火炬高新区将坚决扛起“深中一体化融合发展主阵地、全市创新发展主引擎、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定位,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紧密围绕深中合作创新区产业规划,加快推进低效土地资源的盘活优化,以聚焦更高质量的“工改”为抓手,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新兴产业集聚,加快深中产业协同发展步伐,推动火炬高新区高质量发展。(中山火炬高新区)

编辑:罗世伟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