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广州9月1日消息(记者官文清 见习记者徐钡儿 实习记者蔡滢珲)9月1日下午,“媒体+”赋能广东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训第一课在广东省乡村振兴文化服务产业园正式拉开帷幕。
活动现场(央广网见习记者 徐钡儿 摄)
今年是“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重要节点,亦是广东全面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关键一年。作为推动“媒体+”与畜牧业深度融合的重要实践,本次培训创新采用“线下开课+线上直播+学员共创”模式,覆盖养猪、家禽、兽医、牛产业、奶业、肉鸽、动保、饲料等广东全畜牧产业链,授课老师以实战案例为核心,多维度解码产业腾飞基因,成功将培训打造成推进跨区域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长效陪跑”平台。
此外,培训还收获跨区域参与的意外惊喜——培训第一课同步在抖音号、快手、视频号、微赞四大平台直播,吸引超67.3万人次在线学习,吉林双阳梅花鹿产业、河北涞水县畜牧产业组织集体上线,兴宁市分管副县长更是带队参课,线上交流互动频繁、点赞热度高涨。
从培训到“陪跑”一节课链接全产业链合作体
首场培训热度高涨,5位行业大咖围绕AI、出海、品牌塑造等核心话题,以“一课一视频、一课一案例、一课一合作”形式展开分享。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经委会委员、南方农村报经营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璐提出“媒体不再是简单‘拍视频发网上’,而是重构产业链价值新生态”,观点引发强烈共鸣;南方农村报畜牧与水产事业部主任苏若晶分享“年鱼经济”经验,主张用文化讲故事、用节庆做销量;韶关乐昌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杰揭秘《乐昌黄金柰李走出大山走进巴黎奥运》的出海路径,央广网广东负责人陈亚勇探讨兴宁鸽“从山窝飞向世界”的探索,未来岛屿AI CEO李燎原则带来小红书流量变现的“算力与算法”,为企业提供实用方法论。
广东畜牧领域正通过“媒体+”力量的深度介入,将系列培训活动转化为打通产业全链路、构建发展生态圈的长效引擎,为特色农产品品牌化与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培训现场(央广网见习记者 徐钡儿 摄)
本次培训会达成了“全程陪跑”的价值目标,并争取政府、协会等多方面的力量,持续助力企业拓展品牌和市场。“带着品牌传播问题来听课,当场也能认识新企业,我们彼此找到心仪的合作伙伴,拓展了发展空间。”小尾花猪创始人邓秀芝表示。
特别针对部分企业“有品质无品牌”的困境,第一课提供全链路“陪跑”服务,通过指导企业拍摄产品溯源视频、推荐对接推广渠道等手段,全方位助力品牌价值跃升。
兴宁、乐昌等地方政府积极行动,动员辖区内企业参与并收听收看相关培训会议,温氏集团、粤海集团、燕塘乳业等一批知名企业积极组织人员参与。广东省兴宁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罗国强表示:“我们将借此次培训会的东风,深入学习‘媒体+’的创新经验与做法,进一步推动兴宁鸽走向国际市场,助力其‘飞’上全球消费者的餐桌。”
前来参与听课的企业代表们一致表示,企业间要组织成为产业链合作体,从单独飞,到结伴飞、合作飞。
而后续培训的三期课程则继续聚焦全链路“陪跑”服务,带来《广东畜牧向菠萝的海学什么》《12221赋能广东畜牧》《广东畜牧走进欧洲》《短剧经济与畜牧短剧》《AI+广东畜牧》等内容分享。此外,优秀课程内容还将制作成电子书,供全行业学习借鉴。
行业大咖献良策 借“媒体+”寻找突破新机遇
培训期间,广东省肉鸽行业协会会长李耀华、广东省动物保健品协会副会长武力、广东省饲料行业协会副会长郑春田三位行业代表,围绕“媒体+”如何破解产业痛点、激活发展动能展开深度分享,为广东畜牧产业转型升级建言献策。
“对肉鸽行业而言,‘媒体+’是提升品牌、拓宽销路的关键抓手。”广东省肉鸽行业协会会长李耀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前肉鸽行业面临技术推广不足、销售模式单一的双重难题,许多优质产品因缺乏有效传播渠道,知名度与市场认可度始终受限。在他看来,“媒体+”的核心价值正在于搭建企业联合传播的桥梁:通过媒体力量整合行业资源,既能放大单个企业的品牌声量,更能推动整个肉鸽品类的市场认知升级;更重要的是,媒体合作能打破传统线下销售的局限,为肉鸽产品开辟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销路,“这不仅能帮企业抵御市场波动风险,更对肉鸽行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至关重要。”
“最初以为‘媒体+’只是搭建畜产品与消费者的沟通桥梁,直到听完培训中授课老师的实战案例分享,才意识到它能传递文化情绪价值,这是更高层次的产业赋能。”广东省动物保健品协会副会长武力上完培训课后分享了自己对“媒体+”的认知转变。
他表示,“媒体+”的价值远不止基础的信息传递:通过故事化传播,讲述动保行业的技术研发历程、食品安全保障细节,能让公众深入理解新产品研制的严谨性,消除对行业的认知壁垒。“比如我们可以借助媒体,向消费者清晰解读动保企业如何为食品安全建立标准、如何研发检测试剂、如何构建全链条质量安全体系,让‘安全’真正成为动保行业的共识标签。”
广东省饲料行业协会副会长郑春田在谈及“媒体+”如何赋能畜牧行业时则指出:“在当前形势下,‘媒体+’对饲料行业至少有三大核心价值:连接、赋能、重构。”他表示,“连接价值”体现在搭建资源、人力、生产者与用户之间的沟通桥梁,让产业链上下游信息更畅通;“赋能价值”则是通过新媒体技术,为传统饲料产业注入数字化活力;而“重构价值”最为关键是借助媒体力量推动产业模式、生态与商业模式的变革,助力行业突破发展瓶颈。
郑春田表示,饲料产业虽工业化程度高,但仍需新技术赋能,“媒体+”正是传统产业升级的重要推手,能帮助企业提升产品质量与效益,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媒体+畜牧业 合作项目立竿见影
深入畜牧业一线,从促成一次合作到构建一个生态,从服务一家企业到赋能一个行业,广东畜牧产业的实践正在书写“媒体+产业”的新样本。
“小红书这类社交平台,无疑就是巨大的流量地与资源池!”在本次培训会上,胜龙牛业集团总经理周日龙表示,胜龙集团要依托“媒体+”的强大合力,全方位深度参与到养殖、加工以及品牌包装等各个环节,不断为品牌注入新活力,提升品牌影响力,为胜龙的物质价值强化文化价值。周日龙还特别提到,胜龙集团要走出来、请回去,迅速实现“媒体+”立竿见影的升级。
“从培训会到一线调研,我们有了‘媒体+’的助力,品牌破圈有盼头!”现场,越来越多的媒体代表与企业代表互加微信,积极构建起紧密的合作关系。
一批批合作意向的敲定,成为“媒体+”的深度介入产业的生动缩影,有望为畜牧行业带来全新的发展思路。“媒体+”力量走进畜牧业一线,全方位展示全产业链优势,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将品牌流量转化为真正的“留量”。
接下来,随着培训成果的不断落地,广东畜牧产业有望实现品牌跃升、产销提效、科技赋能等目标,培育出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畜牧品牌,推动广东从畜牧大省向畜牧强省转变,为全国畜牧产业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广东方案”。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