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广州8月6日消息(记者官文清 见习记者徐钡儿 实习记者蔡滢珲)8月5日上午,广东省新闻办举行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三年成效新闻发布会,发布会详细介绍《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南沙方案》)实施三年来的进展成效,并就群众关切的青年就业创业、人才集聚等问题作出回应。

广州市委常委、南沙区委书记刘炜(央广网见习记者 徐钡儿 摄)

其中,广州市委常委、南沙区委书记,广东省南沙工委副主任、广东省南沙办主任刘炜回答央广网记者提问时表示,南沙作为国家重大战略性平台,围绕“年轻的城,服务年轻的人”目标,以服务包括港澳在内的海内外各类人才为己任,实施“青出于南”计划,青年聚人气旺的态势持续巩固。目前,南沙户籍人口中18至45岁青年占比超四成,过去一年实有人口新增11万人,其中青年人才超7万人,青年人集聚的发展态势日益强劲。针对下一步举措,刘炜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提供质量更高、数量更足的就业岗位

南沙推行“青出于南”政策措施免申即享,实施全球青年人才全年候实习实践计划,为到南沙求职的大学生提供最长15晚的免费住宿。对新引进的本科、硕士、博士人才,分别给予每月1000元、2000元、4000元生活补贴,连续发放30个月。同时,对招引应届生的企业和单位给予每人1000元补贴。据介绍,南沙将精心组织“2025寻访揽才高校行”活动,覆盖全国高校及港澳地区,全年将开展超60场招聘,提供近2万个工作岗位,力争3年内引进5万名大学生到南沙创新创业。

打造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前沿平台

南沙在深海空天领域布局一批创新平台,包括正在建设的国家大科学装置冷泉生态系统,吸引深度基础研究高层次人才。在人工智能、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领域扶持产业创新平台,吸纳年轻本科、硕士、博士参与产业创新。同时筹划天使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产业基金等各类基金,为青年创新创业提供资金支撑,营造良好的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环境。

构建港澳青年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南沙重点打造南沙科学城国际创新创业社区,已建成15家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依托港科大(广州)校区打造环港科大(广州)国际创新创业社区,目前该校已孵化超150家青年科技人才企业和项目。在体制机制上实现创新,146项境外职业资格得到认可,持证者可在南沙执业,打通跨境执业堵点。

创建开放包容国际化人才特区

南沙发挥国际化核心竞争力,与香港优才与专才协会10家单位、50家专业机构共建粤港澳人才协作办公室、大湾区人才协同发展生态联盟,携手港澳面向全球联合引才。实施“邮轮入境15天免签”政策,依托全省首个移民事务服务中心提升人才停居留便利化水平。出台国际化人才支持奖励政策,对招引的高层次人才最高奖励300万元,建有博士、博士后科研平台,在香港、澳门、日本、德国设立4家海外人才工作站,加快推进大湾区(广东)国际人才驿站建设。近3年国际高端人才数量年均增长55%。

建设宜居宜业的青春活力之城

以人为本高质量建设城市,南沙加快完善城市品质,建设港式国际化社区,提升教育、医疗等基础服务,解决人才后顾之忧。注重满足年轻人文体娱乐需求,每年举办大湾区马拉松,近期推出草莓音乐节、电音节等活动。8月,大湾区文体中心将迎来首秀,举办足球、篮球等3场文体活动,提供“边看海边看赛”的独特体验。

编辑:郑少纯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