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税助城市更新筑梦美好家园”宣传活动在广州举办。活动通过签订合作备忘录、揭牌志愿服务站、发布实务指南、现场宣讲等举措,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城市更新及房地产税收各项政策。
协同共治:五方签约凝聚城中村改造合力
活动现场,国家税务总局广州市税务局、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广州市财政局、广州图书馆、广州日报五方代表共同签订《税助城中村改造合作备忘录》,明确跨部门信息共享、政策联同、服务联动等机制,推动城中村改造项目全流程优化。
近年来,广州税务部门已联合住建部门制定了《广州市城市更新税收指引》及《广州市城中村改造税收指引》,覆盖城市更新12个场景、19种实现方式,涉及8个税种、60余项政策,同时聚焦城市更新过程中的难点堵点,深入基层进行政策宣讲,累计破解杨箕村、银河村等超4000户村民安置房办证难题。
“广州272个城中村,承载着60%外来人口的安居需求,改造中涉及土地增值税清算、安置房建设、村民办证等复杂涉税问题,亟须政策精准落地与多方协同共治。”广州税务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五方签约,将进一步整合税收征管、土地规划、项目建设及财政支持等资源,推动政策、服务、数据深度融合,为城中村改造注入更强动能。
服务升级:志愿服务站打通“最后一公里”
作为活动亮点之一,“税助城中村改造志愿服务站”正式揭牌。该站点依托广州税务“税爱”志愿服务品牌,整合税务干部、社区网格员及志愿者力量,为城中村居民提供政策咨询、办税辅导、产权办理等“一站式”服务。
据悉,此前广州税务部门已选派了363名经验丰富、业务纯熟、活力迸发的税务干部,组建了“税爱羊城之税助城中村改造”志愿服务团队,下沉一线对接、服务重点城中村改造项目,解决城中村改造涉税难点痛点问题。
“税助城中村改造志愿服务站”的志愿者热情为市民提供税收政策咨询
税务部门向相关协会、企业代表赠送城中村改造系列税收指南
接下来,全市将推广该模式,打造覆盖272个城中村的“10分钟税费服务圈”,助力解决安置房办证、税费申报等民生关切问题。
政策护航:工具指南破解改造难题
活动中,广州税务部门首次发布了《城中村改造税收实务指南》《房地产税收优惠一本通》《房产交易办税指南》等三本工具书。
据介绍,这三本指南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以“政策—服务—实践”为脉络,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税收支持体系。编印过程中,广州税务部门还联合第三方专业涉税机构共同开展税收专题调研,深入了解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存在的痛点、难点、堵点,特别是针对“依法征收、净地出让”的城中村改造新模式,提供代垫征拆资金、安置房移交、村民办证等突出税收疑难问题的解决方案。当日,到场代表收到了税务部门赠送的系列指南,成为首批使用者。
“这是我们期盼已久的‘导航仪’!”广州市城市更新协会副秘书长刘超拿着手中的《城中村改造税收实务指南》说道,“从拆迁补偿到安置房移交,每个环节的税负测算与合规要点都讲得很清楚。特别是对改造主体代垫征拆资金、回迁安置物业的计税价格确定、村民安置房办证等难点问题,明确税费处理方案,解决了项目改造过程中的很多计税争议。”
现场领取实体书的市民李小姐也感慨道:“办税指南将分散的房产交易涉税规定整合为场景化操作指引,从办理资料、税费计算、办理流程和税费优惠等维度进行解读,对我们业务小白来说,真的很友好。”
多维触达:政策宣讲浸润民生温度
本次活动,涉及城市更新多个应用场景,惠及各类参与人群,是部门协同推进城市更新的积极尝试,也是服务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践。“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可以更加密切与税务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引导和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城市更新中来,共同探索创新城市更新的模式和路径。”广州住建部门负责人说道。
活动现场,来自广州税务部门、广州住建部门和广州市城市更新协会的专家团队进行了现场授课,分别聚焦广州城中村改造涉税指引、广州城中村改造新模式、城中村改造经典案例分享等内容,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语言,与现场观众进行互动交流。与此同时,场外的“税助城中村”志愿服务团队咨询摊位前也围满了前来咨询涉税问题的市民,志愿者们用自己专业的知识,耐心地为大家现场答疑解惑,将各项惠企利民政策送到千家万户。
广州税务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税务部门将继续坚持税收治理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以本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与财政、住建等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等单位的协同共治,以税收大数据赋能城中村改造项目全周期管理,努力为各类主体提供更为精准的税收支持,推动税助城中村改造从“单点突破”向“系统集成”升级,为广州提升现代都市生活品质和高质量发展贡献税务力量。(广州市税务局)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