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深圳10月12日消息(记者郑少纯)深圳,这座因改革开放而生、因创新而兴的城市,是科创赛道上当之无愧的领跑者。10月10日,由广东省委网信办主办的“改革开放走在前——广东科创新气象”主题宣传活动走进深圳。
戴上VR眼镜“回”唐朝、欣赏人形机器人打太极、品尝协作机器人制作的咖啡……调研过程中,记者看到、感受到了深圳的科创活力与城市魅力。深圳,已然成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的“双高地”。
从AI到机器人 科创赛道“百花齐放”
在元象科技的VR体验区里,记者戴上VR眼镜,博物馆的壁画立即在眼前出现,记者手持虚拟小球,“走”进了壁画,瞬间置身于唐朝的马球赛现场——这是元象科技与陕西历史博物馆联合出品的《壁画那边是唐朝》VR大空间沉浸式数字体验项目。体验者只需戴上眼镜,便可“进入”画中场景,与古人一起打马球、逛集市。
VR体验(央广网记者 郑少纯 摄)
“我们希望为每个人构建一个真实且智能的数字世界。”元象科技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元象科技打造了覆盖“剧本孵化→内容制作→技术集成→线下运营”的一站式链路,集“内容、技术、运营”三位于一体,是国内少数具备VR大空间全链路能力的企业。
在乐聚智能(深圳)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厅,“夸父”人形机器人不仅能带领记者进入展厅、给记者递水,还在记者面前打起了太极。
“夸父”于2023年12月底正式发布,是一款能走、能跳、能干活的通用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具备多模态感知、复杂任务处理及泛化能力,广泛适用于工业智造、商业服务、科研教育等行业领域,是全球范围内公布交付数量最多、场景最多的人形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打太极(央广网记者 郑少纯 摄)
乐聚机器人副总裁吴雨璁表示:“‘夸父’的每一步,都是深圳机器人产业链协同的成果。”作为国内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的“双高地”,深圳市南山区的机器人产业集群迅猛发展,集聚了200余家优质机器人企业。在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先发布局,成为本土企业成长和新业务落地的沃土,已经集聚了30余家优质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及机构。
深圳的科创活力,从优必选科技的发展脉络中同样可以看到。
在优必选科技的展厅里,记者看到了能自主换电的机器人,看到了能精准识别物品的机器人,还看到了能搬运货物的机器人。“我们希望让智能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让人类的生活方式变得更加便捷化、智能化、人性化。”优必选科技首席品牌官谭旻如是说。
正在搬运货物的机器人(央广网记者 郑少纯 摄)
凭借自研的人形机器人全栈技术,优必选科技以智能机器人为载体,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面向人工智能教育、智慧物流、智慧康养、商业服务等多个行业,推出了“硬件+软件+服务+运营”的智能服务机器人解决方案。
从研发到应用 机器人“跑”出“深圳速度”
从实验室的探索到实际场景的应用,机器人“跑”出了“深圳速度”。
工业制造、商用服务、家庭陪伴……优必选科技的智能服务机器人已应用于多个行业、多种场景。全球首个实现自己换电的人形机器人Walker S2可以快速完成取旧电、装新电的动作,全程无需人工干预。在智能制造车间里,它能24小时值守换电站,让产线搬运机器人“随缺随补”;在物流园,它能配合光伏储能换电站,支撑无人叉车全天候作业;在户外巡检场景中,它为安防机器人提供“移动充电宝”,覆盖山林、园区等无固定电源区域。
另一机器人企业越疆科技则凭借协作机器人在全球范围内闯出一片天地。走进越疆科技,记者首先看到的是一台用于咖啡制作的协作机器人。打奶泡、拉花……协作机器人一气呵成,数分钟后便做好了一杯热腾腾的拉花拿铁。
正在拉花的协作机器人(央广网记者 郑少纯 摄)
人形机器人DOBOT Atom则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智能规划并执行制作爆米花的完整流程。在有限的空间内,它展现出卓越的运动流畅性与空间适应性,可灵活转身并平稳精准地将爆米花倒入盒中,体现了其出色的上下肢协同控制与快速响应能力。
改革开放的浪潮,从南海之滨涌起,奔腾不息。深圳科技企业的发展,折射出这座海滨之城的科创浪潮。作为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前沿阵地,深圳以创新为驱动,以科技为引领,发出了属于自己的时代强音。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