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广州9月15日消息(记者罗世伟)9月14日,由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执委会新闻广电宣传部主办的“我是全运播音员”活动大学组复选活动在广州举行。来自多所高校的参赛选手齐聚舞台,以更成熟的声音与思考,展现大学生群体对全运精神的理解与传递。
活动现场(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在本场复选活动中,舞台成为语言与体育的交汇点。有人模拟赛事解说和实时转播,节奏紧凑、声情并茂,让人仿佛置身赛场中央;有人回顾1987年第六届全运会在广州举办的历史,以时代对比彰显城市的积淀与奋进;有人讲述运动健儿逐梦之路的故事,字里行间饱含热忱与感动;还有选手带来全运场馆“AI黑科技”的介绍,把体育与科技的融合描绘得新鲜而生动。一个个主题各不相同,却都紧扣体育精神与全运情怀。这些年轻声音的汇聚,让舞台上不仅有对体育的激情解读,更有对时代的深情回应。
“最大的收获是对‘体育播音’这四个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来自广东财经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大三学生宫艳楠这样总结自己的参赛感受。她说:“体育播音不仅仅是传递信息,更是情绪的渲染、故事的讲述和体育精神的传递。这次比赛让我学会了在高压环境下如何保持专注与稳定,也让我更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站在这样高规格的舞台上,我收获了一份从容和自信,也更加坚定了用声音追逐梦想、传递体育精神的决心。”
活动现场(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与播音主持学生不同,广东工业大学大三学生王嘉俊是一名游泳运动员。“过去我一直在赛场上拼搏,很少有机会接触到解说和播报的工作。”他说,“这次以运动员的身份站在话筒前,是另一种留在赛场的方式。”王嘉俊表示,全运会不仅是运动员追逐梦想的舞台,也是体育精神传递的窗口。“站在这里,我希望用声音去延续对体育的热爱,把赛场上的拼搏和激情分享给更多人。虽然在专业表达上还有不足,但我愿意继续努力,未来也希望能走上体育解说的道路,让更多人通过语言感受到全运的力量。”
活动现场(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复选活动主评委、广东省朗诵协会常务副会长杨芳在点评时表示,本次大学组选手表现亮点纷呈。整体作品主题鲜明,能够紧扣体育与全运精神;在语言把握上,节奏清晰,表达自然;不少同学还善于融入故事化的讲述,让作品更具感染力和记忆点。同时,她鼓励大家在不断磨炼基本功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表达风格,让声音更具辨识度和个性。
活动现场(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今天大学组的展示让我印象深刻,因为那不仅是一场播报,更是一次把体育精神融入语言与情感的真诚表达。”杨芳说,“希望大家始终保持这份热爱,用声音把全运的激情与梦想传递得更远、更广。”
活动现场(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作为活动支持单位,广州市少年宫党委书记魏晓丽表示:“此次公益合作,正是广州市少年宫以多元方式助力构建‘可互动、可传播、齐参与’全运文化氛围的真实写照。借全运之机,我们诚挚为青年学子搭建展示才华、传递体育精神的舞台,期待更多青少年走进体育、感受体育、爱上体育。”
活动现场(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舞台上,大学生们用声音解说赛场的激情,用真情讲述运动员的故事,也用思考传递体育与城市、科技之间的联系;舞台下,观众用掌声回应,评委用点评指引,氛围热烈而真挚。一次登台,是磨炼与成长;一次发声,是担当与传承。至此,“我是全运播音员”活动大学组复选圆满落幕。青春与专业在这里交织,热情与梦想在这里汇聚。青春的声浪,正与全运的脉搏同频,让这座城市提前感受到盛会的澎湃与温度。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