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起珠江。广东《“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媒体+”三年行动方案)出台时,兴宁市农业农村局、兴宁市融媒体中心的同事们正在央广网广东公司一起研究兴宁鸽品牌建设工作。《“媒体+”三年行动方案》让大家眼前一亮,兴宁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罗国强高兴地说:“‘媒体+’是农产品增创文化价值的方法论,是新的生产力。”兴宁市融媒体中心副主任胡兴则表示:“‘媒体+’让市县融媒体既掌握了‘百千万工程’中担当作为的方法,又找到了媒体系统性变革的方向。”这份红头文件,让农业农村局和融媒体中心的同事们异常兴奋。

在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这一宏观背景下,审视广东“媒体+”行动,其价值不仅在于激活乡村产业,更在于探索媒体深度参与乡村振兴的制度创新路径。当媒体从传统信息传播者转型为乡村价值的“全链赋能者”,一场融合文化觉醒、产业重构与技术创新的深层变革,正在南粤大地加速推进。

广东此次发布的行动方案,标志着“媒体+”赋能乡村振兴进入系统化、制度化推进的新阶段。方案以“媒体+”为核心创新点,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与高效的资源整合,叠加文化价值赋能,对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底层逻辑进行了重新定义。这一过程中,媒体的角色实现了从传统信息传播者到乡村价值“全链赋能者”的颠覆性转变,媒体功能也完成了从“单一传播”向“全链条赋能”的重大跃迁。

“媒体+”多元赋能路径构建起的“市场激活流量、文化赋予灵魂、生活创造场景、产业集聚动能、品牌创造溢价、科技注入动力、智库指引方向”的闭环生态,在实践中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与现实穿透力。

2020年初春,与羊城晚报、拼多多一道开启“田头第一播”的徐闻菠萝,将精准的市场预判机制深度融入产销全链路,依托媒体的广泛传播与推广,不仅让先进技术精准服务农民,更为农产品价格风险防控提供了新思路,其模式在全国农产品产销领域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四会兰花与南方农村报深度合作,借助“媒体+情感营销”,深入挖掘兰花文化内涵,塑造品牌情感价值,通过对文化符号的巧妙转化,成功将其打造为消费场景,激活了潜在市场需求。

遂溪荔枝依托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赋能的全链传播,实现了品牌溢价,让农民从纯粹的生产者转变为品牌共建的主体,推动农产品市场体系从传统模式向数字生态加速转型。

广东年鱼经济,将“年年有余”所承载的丰收喜悦与对生活幸福的美好期许,深度融入海洋牧场的产品营销与品牌建设中,让一条鱼不仅成为餐桌上的美味,更增添了独特的文化价值与情绪价值。

兴宁鸽则借助从央媒到省媒、市媒的媒体矩阵与“12221”市场体系建设,不仅通过美食大赛、地标大屏、系列深度报道等方式打响品牌知名度,更准备和媒体合作推出高质量发展研讨和媒体行活动,推动“兴宁鸽”从地方特产变身全国畅销的美食名片。

中荔集团董事长陈耀华在多个场合自豪地说:“我们中荔的荔枝品牌是‘荔枝花旦’,‘荔枝花旦’是唱着歌、跳着舞走向世界的。‘会唱歌、会跳舞’的荔枝和不会唱歌、不会跳舞的荔枝价值完全不一样!是‘媒体+’教会了荔枝唱歌和跳舞。”

先行先试的广东实践充分证明,媒体深度介入乡村产业发展,能够产生强大的聚合效应,有效推动农业产业升级与乡村经济繁荣。

广东的“媒体+”实践,不仅验证了这一模式在赋能乡村振兴方面的可行性,更有望成为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样本。这种将媒体深度嵌入产业链条、统筹“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赋能模式,既是广东“敢为人先”改革精神的生动体现,也为数字时代乡土价值的再发现、再创造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

期待广东以“媒体+”为支点,撬动更多制度创新的“杠杆”,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更多“从0到1”的破题思路,让南粤大地的乡村振兴图景,成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最富生机的时代注脚。(西风)

编辑:张顺鹏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