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广州市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综合指导中心(市精康综合指导中心)联合增城区民政局及广州市心康社会服务中心,在广州市增城区致明学校举办“精康融合行动”康复主题进学校宣传活动。活动围绕“康复成果展示、情绪管理科普、艺术疗愈实践”三大主线,聚焦中重度智障、脑瘫、孤独症等特殊学生群体,通过多元康复体验与互动实践,助力特殊群体探索康复融合新路径。
市精康综合指导中心办公室主任梁忠新在致辞中表示:“精康融合行动不仅是政策要求,更是社会责任的体现。我们希望通过多元化的康复活动,帮助特殊学生提升生活技能,增强融入社会信心。”
多元体验,康复成果展风采
在“心跃彩田·康复成果展”中,老师组织孩子们进行体疗训练及精神康复手工制作,包含非洲鼓演奏、漆扇绘画、微景观模型制作,作品展现了学生们在康复过程中的创造力与成长点滴。“看到孩子们的作品从简单线条到复杂构图,我感受到康复治疗的力量。”致明学校教师感慨道。
科普赋能,情绪管理润心田
同步进行的“心镜彩田·情绪魔方课”科普讲座中,心理专家崔洪梅通过互动游戏与案例讲解,向学生普及情绪认知与管理技巧,“情绪没有对错,学会表达与接纳是关键。”
讲座中,学生们通过“情绪魔方”道具模拟不同情境,学习用积极方式应对压力。活动后,家长代表反馈:“这样的课程不仅帮助孩子,也让我们更懂得如何支持他们。”
园艺植愈,艺术疗愈传温情
在“从心彩田·植愈传爱坊”的互动体验环节园艺治疗活动中,学生们亲手种植多肉植物,感受自然疗愈的力量。“清风传爱·明爱绘心扇”环节则让孩子们在蒲扇上挥洒创意,用色彩传递心声。与此同时,“田韵彩心·芬芳创造营”手工皂制作吸引众多人员参与。
此次康复活动以“体验+科普+创作”多维模式,彰显了广州市精康服务的创新与实践。从情绪管理到艺术表达,从自然疗愈到手作赋能,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对特殊群体的尊重与关怀。
近年来,广州市民政局推进“精康融合行动”成效明显,通过联动社区,开展康复培训、音乐疗愈、园艺治疗、体育治疗等活动,让康复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服务,打通了精神障碍康复的“最后一米”,目前服务已实现全市镇街100%覆盖,惠及2300余名民政兜底服务对象。下一步,市精康综合指导中心将不断完善相关制度,持续提升全市精康从业者的能力素质,让服务更贴心、康复更有效,切实减轻家庭照护负担,助力康复人群更好融入社会。(蔡丽莉 张萌)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