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梅州11月11日消息(记者张顺鹏)时维孟冬,风拂岭南,广东梅州梅县的群山间,正浸染着丰收的甜香。漫山柚林叠翠流金,饱满的金柚缀满枝头,清甜气息随风漫溢。“今年的柚果格外甜美!”当地柚农黄宏边采摘金柚边笑着说。
产业兴则乡村兴。作为“中国金柚之乡”,梅县区5万多户柚农的生计与金柚紧密相连,金柚产业带来的人均年收入达1万多元,占农民人口人均年收入的40%。这一颗颗沉甸甸的“土特产”,正成为梅县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致富果”。

沉甸甸的柚子压满枝头(央广网发 高讯 摄)
在位于梅县区雁洋镇的广东省农业现代化示范基地——南福金柚种植基地,穿梭于柚林间的轨道和满载柚果的山地运输车尤为吸引目光。“以前只能肩挑背扛,现在有了这些设备,既能拉柚子,又能运化肥。人上不去的地方,还能用无人机。”南福村党总支书记黄开志介绍道。
科技手段的运用,让柚农的管护更精准、收成更稳定,全方位为金柚种植“保驾护航”。可以实时采集土壤湿度、温度和气候数据的智能传感器,能24小时自动监测虫害的智能虫情测报灯……依托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南福村大力发展智慧农业,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柚子酥、柚花茶、金柚果脯……通过全产业链布局,当地对“全身都是宝”的柚果进行精深加工,不断探索金柚全果的资源化利用,以产业链的延伸,增加金柚产业附加值。“我们还将通过盘活村中空地建停车场、开设更多民宿,吸引游客来柚园观光游览,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乡村!”对农文旅融合的发展前景,当地村民充满信心与期待。

柚农挑着满筐金柚在柚林中穿梭(央广网发 高讯 摄)
近年来,金柚这一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成为梅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劲引擎。2024年,梅州柚全产业链产值已突破89亿元,带动10余万农户增收,全国每五个柚子,就有一个产自梅州。
不止金柚,在兴宁,同为梅州特色产业“金名片”的“兴宁鸽”产业,则通过产业链的延伸与完善,书写着另一段产业富民的故事。围绕“六个高地”建设,兴宁构建起从种鸽繁育、规模养殖,到产品加工、品牌销售的全产业链体系,产业规模持续壮大。目前,兴宁年出栏肉鸽达5750万羽,占全省总量的15%,总产值突破29亿元;产业发展还带动全市肉鸽规模养殖户达2300多家,直接促进1万多户农民增收致富,让“一鸽牵出百业兴”成为现实。

鸽农正在将种鸽放入飞棚(央广网记者 张顺鹏 摄)
这些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正是广东扎实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以产业振兴牵引乡村全面振兴,让广大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的生动实践。“十四五”期间,广东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锚定建设农业强省目标,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并举、产加销贯通、农文旅融合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今年4月,广东出台《关于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培育行动方案(2025年—2027年)》,在全省重点培育一批千亿、百亿与十亿元级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通过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梅州金柚香飘全球、兴宁鸽飞向世界、徐闻菠萝火到海外……放眼如今岭南大地的广袤乡野,特色农业产业的集群效应日益凸显,正成为解锁“乡村美、村民富”图景的“金钥匙”。在“以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广东将阔步迈出坚实步伐,以更大力度、更精准举措,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促进农民稳定增收,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彰显中国特色乡村振兴道路的实践伟力。
长按二维码关注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