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梅州7月25日消息(记者张顺鹏)粤东大地,兴宁沃土,正以一只只鸽子的振翅,呼应着广东种业振兴行动的时代强音。作为肉鸽产业的“芯片”,种鸽的迭代升级不仅关乎千万农户的生计,更承载着县域经济突围的使命。今日之兴宁,正以良种培育为支点,在《“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赋能下,撬动“兴宁鸽”全产业链腾飞,推动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迈向新高度,成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结合广东深入实施的种业振兴行动,兴宁在种鸽孵化方面呈现出诸多亮点。”兴宁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罗国强在接受采访时坦言,种鸽产业的突破,始于对优良品种的执着追求。通过搭建“引进—改良—自主培育”的育种链条,兴宁鸽品质在近几年实现跨越式提升,为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刚破壳而出的种鸽(央广网记者 张顺鹏 摄)

科技铸魂,育就产业良种根基

种鸽孵化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今年3月正式印发的《兴宁市支持兴宁鸽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要加强对地方肉鸽品种资源的保护力度,加大新品种自主选育和良种工程建设,充分用好已建立的鸽产业科研平台,积极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省农业科学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等科研机构及高校合作,鼓励科研人员开展技术攻关,针对乳鸽种源改良开展长期深入的研究。

在国家遗传资源石岐鸽省级保种场,广东宝宁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向央广网记者介绍道:“我们依托石岐鸽种源,构建科学选育体系,通过提纯复壮、优中选优保障肉鸽品质。”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宝宁农牧依托石岐鸽省级异地保种场,在保种的同时制定保种与开发利用计划,建立保种核心群300个家系,纯种扩繁群5000对。通过石岐鸽与欧洲肉鸽杂交育种,成功培育出兼具生长性能与风味优势的“兴宁鸽”新品种。

“新的肉鸽品种经过市场验证,肉汁丰盈、口感出众,深受粤港澳大湾区高端餐饮市场青睐,实现品种保护与经济效益‘双提升’。”该负责人说。

据兴宁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兴宁通过引进优良种鸽品种,以及借助科学的繁育技术和管理方法,培育出繁殖性能突出、抗病能力强的高品质种鸽群体。这一成绩的取得,彰显的是兴宁肉鸽产业“科技+管理”双轮驱动的育种智慧。

在兴宁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高级农艺师刘景霞看来,为打造种鸽种业高地,兴宁应着力打造种鸽种业科研与种业基地,培育适应不同市场需求的优良品种,打造全国知名的种鸽研发和输出中心。同时,加强对地方肉鸽品种资源的保护力度,加大新品种自主选育和良种工程建设,让兴宁鸽品牌具备明显识别度。

个头饱满的成年种鸽(央广网记者 张顺鹏 摄)

全链赋能,释放良种乘数效应

“一只好种鸽,能激活一条产业链。”这是兴宁鸽产业从业者的共识。而产业链的顺畅运转,则离不开系统性的服务支撑。

来到梅州市金绿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种鸽基地,公司总经理陈伟波边指着现代化的鸽棚边向记者介绍:“我们把高床养殖、智能环控、自动孵化设备都用上了,就是为了给种鸽最优环境,打造全国领先的孵化高地。”

据悉,通过和仲恺学院深度合作,在专家指导下,金绿农业建起兴宁鸽核心育种群,应用分子标记这些新技术选育,旨在育出长得快、少生病、适合兴宁地域环境的“兴宁鸽”新品种。

养殖户正在将种鸽放入飞棚(央广网记者 张顺鹏 摄)

在兴宁市龙田镇环陂村,肉鸽养殖户罗秋芳对种鸽品质提升带来的收益变化深有体会。“以前养的都是外来的鸽品种,养久了容易退化,产量、肉质不稳定,价格也上不去。现在跟金绿合作,用他们和仲恺选育的新品系金绿1号、金绿2号种鸽,感觉明显不一样!鸽子更壮实,生病少了,出肉率高,乳鸽品质更均匀。市场更认可,订单稳了,我们收益也提高了。”

事实上,不仅仅是种鸽,依托兴宁正大力推行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发展模式,孵化基地会为养殖户提供统一的场地规划、种苗供应、饲料供应、技术标准、产品收购、品牌打造,即通过“六统一”服务,推动肉鸽生产组织模式的逐步优化,降低养殖成本及养殖风险,提高生产效率及经济效益。

罗国强透露,下一步,兴宁市农业农村局将全力推动为鸽农提供“六统一”服务的全链条保障:协助鸽农进行合理的场地规划,提高养殖效率;保障优质种苗的供应,从源头上保证肉鸽品质;提供稳定的饲料供应渠道,确保饲料质量和价格稳定;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规范养殖流程,提升整体养殖水平;建立稳定的产品收购机制,降低鸽农市场风险;加强品牌打造,提升“兴宁鸽”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从而激发养殖户的动力,保障兴宁鸽产业稳定发展。

好风凭借力,产业迎机遇。近日,广东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广东省委宣传部联合印发《“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该方案作为全国首个省级层面出台的“媒体+”赋能乡村振兴政策文件,旨在发挥媒体在垂直领域的信息传播、资源整合、品牌塑造、舆论引导等功能,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迈向新高度。在兴宁鸽“展翅翱翔”的当下,“媒体+”赋能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起“市场激活流量、文化赋予灵魂、生活创造场景、产业集聚动能、品牌创造溢价、科技注入动力、智库指引方向”的闭环生态。

从良种出发,如今,兴宁正逐步建设和完善集种鸽养殖、鸽苗供应、商品鸽养殖、肉鸽加工、品牌营销于一体的产业化生产链条。无论是实验室里的基因测序,还是为肉鸽养殖户量身定制的“六统一”服务,兴宁种鸽的每一次“进化”,都在重塑产业的价值边界。随着广东种业振兴行动的深入推进,这片土地将继续以良种为笔,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挥洒更壮阔的图景,托举起县域经济的腾飞希望,实现更多农户的“致富梦”。

编辑:罗世伟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