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广州7月23日消息(记者官文清 见习记者徐钡儿 实习记者蔡滢珲)7月22日上午,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美丽广州建设新闻发布会。央广网记者在发布会上获悉,2025年上半年,广州市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工作中取得积极进展。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一级调研员、广州市执委会综合保障部常务副部长郑则文在发布会上指出,从总体情况来看,广州市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全面达标;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稳定达标;土壤环境质量稳定,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有效保障;医疗废物100%安全处置,全面推进源头减量、资源再生、无害处置、风险防控、全民“无废”五大行动;全市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达到国家要求。
发布会现场(央广网发 见习记者徐钡儿 摄)
贯彻绿色理念 打造美丽全运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于今年11月9日至21日在粤港澳大湾区举行,广州市作为主办城市之一,抓紧赛事举办契机,全面开展美丽全运工作,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郑则文在发布会上表示,为进一步开展美丽全运工作,广州市通过构建方案计划体系,编制全运会生态环境保障“1+12”工作方案,出台《广州赛区打造美丽全运实施方案》;实施绿色行动计划,推进重点区域环境整治,排查场馆周边污染源;推进赛事碳中和,出台《广州赛区碳中和工作方案》,首次大规模运用地方碳普惠机制,融入零碳场景理念、导入低碳城市游活动、倡议零碳产品供应等措施,助力绿色办赛;实施《广州市“无废全运”行动方案》,举办“国际无废日”主题活动,加强“无废”理念宣传,积极打造“无废全运”。
郑则文表示,美丽广州建设是美丽全运的重要基础支撑,下一步,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将紧紧围绕“拼经济、保安全、办全运、提品质”的工作部署,全面推进好美丽广州、美丽全运的相关工作。
推进绿美生态与水环境治理 绘就生态幸福图景
近年来,广州市绿美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建成了1516个各类公园,542.8公里森林步道、近4000公里绿道。筑牢生态本底,将绿色福祉转化为市民可感可及的幸福生活。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副局长阮琳表示,为了进一步加快推进绿美广州生态建设,广州市系统构建了“城园融合”的绿色基础设施体系,推动“生态+”深度融合,打造丰富多元的绿色生活场景。激活乡村文旅产业,创新推出“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设立“绿美广州生态建设基金”,倡议社会各界力量大力兴绿、积极植绿、自觉护绿,积极参与绿美广州生态建设,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绿美新格局。
同时,为了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绿美广州样板,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将构建起制度、产业、科技、区域协同“四位一体”的保障体系。通过制度保障、产业驱动、科技赋能、区域协同,筑牢绿美广州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加快推进绿美广州生态建设,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绿美广州样板。
荔枝涌(央广网发 广州市水务局供图)
广州市全面推进水环境与生态治理。截至目前,已累计建设碧道1456公里,11条绿美碧带完成市级评估,水环境质量显著提升。广州市水务局副局长陈建余介绍,广州市在碧道建设中,打造了一批融合优秀传统文化的标志性碧道节点,在碧道建设基础上,进一步统筹生态、安全、文化、景观和休闲功能,并以碧带为纽带,串联沿线文旅、运动、商业等资源。
陈建余表示,接下来广州市水务局将继续高质量推动碧道建设,深挖区域特色,分批建设绿美碧道碧带示范,持续为社会公众打造和开放绿化景观更加优美,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人水共生更加和谐的滨水空间。
广州三区发力生态建设 打造美丽中国城市样板
近年来,广州市黄埔区、增城区和花都区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美丽中国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果。
黄埔区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聚焦建设“田园生态CBD”,加强高端产业导入、生活配套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全面推进迳下美丽单元建设。2024年11月,迳下村成功申报广州市“打造美丽中国城市样板投融资战略合作暨首开示范项目”。
广州市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黄埔区龙湖街道党工委书记姚锦全介绍,黄埔区开展全省先行试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有效破解耕地碎片化、产业连片发展空间不足、乡村造血能力弱等资源约束和空间治理难题。编制全区首个村级详细规划,科学布局迳下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创新农房建设模式,优化空间规划,打造智慧宜居未来乡村。此外,大力统筹活力碧带建设,扎实推进迳下沿河湖水域两岸村庄道路绿化美化,同时推进口袋公园建设,进一步丰富绿化层次与居民休闲空间,累计已完成绿美乡村建设总面积达2550亩。
姚锦全表示,未来,黄埔区将继续优化提升知识城—迳下美丽单元建设,充分发挥区域半山半城、水网密布的生态本底特色,建设城乡生态融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近自然智慧科普教育基地与“两山”价值转化示范基地,助力广州市打造美丽中国城市样板。
迳下村(央广网发 广州市黄埔区龙湖街道供图)
近年来,增城区推进美丽城市建设,目前已系统谋划包括美丽乡村、绿美广州生态建设、美丽河湖等151项美丽工程;派潭镇、正果镇、增江街等条件成熟的区域,已完成首期投融资方案;今年4月促成增城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项目和石滩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程项目成功获得融资授信,推动一批美丽工程建设落地。
广州市增城区副区长罗迎介绍,为了深入挖掘生态本底和产业特色,探索出具有增城特色的美丽城市建设模式。增城区政府立足“北部山水生态环境功能维护区”定位,完成增城环南昆山—罗浮山美丽单元建设实施方案研究,探索以生态环、文旅环、产业环、乡村环、治理环为核心的“美丽单元—美丽细胞—美丽工程”立体建设模式;强化要素创新,探索更贴合增城实际的环保项目资金筹措模式,全力保障各项建设落地见效;结合实施“百千万工程”,打造多层次生态治理示范样板,让“美丽”看得见、摸得着。
罗迎表示,接下来,增城将继续在生态保护、美丽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特色文旅等方面发力,为大家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变化。
绿美增城(央广网发 来源视觉中国)
花都区近年来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美丽中国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果,特别是赤坭镇作为美丽中国先行镇的建设备受瞩目。目前,该镇已创建4条“国字号”乡村、10条“省字头”乡村、30条美丽宜居村。
广州市花都区副区长麦韶明介绍,为了深入实施绿美花都生态建设,充分发挥赤坭镇生态本底优势,花都区政府与广州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印发《广州市花都区全面推进赤坭镇建设美丽中国先行镇工作实施方案》,推动一批美丽村庄制定规划蓝图。此外,花都区做好污染防治文章,聚焦“防护为基、生态协同、人居提升”,规划建设三坑水库湿地公园,筑牢自然生态美丽屏障。促进绿色发展,围绕“美丽中国先行镇、绿色低碳先行镇”建设目标,布局“先进智造、都市农业、休闲文旅”三大产业。扎实推进厕所革命、垃圾分类、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麦韶明表示,下一步,花都区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全力以赴把美丽中国先行镇建设工作推向新阶段,为广州打造美丽中国城市样板贡献花都力量。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