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梅州7月15日消息(记者张顺鹏)广东每7只鸽子,就有1只来自梅州兴宁。从兴宁本地的家常菜馆,到大湾区内的连锁餐厅;从线下门店的礼盒首选,到电商平台的热销榜单,成功飞出客家围龙屋的“兴宁鸽”,正在消费市场上占据日益重要的地位,飞进越来越多“寻常百姓家”。

鸽出兴宁,要如何出?兴宁以“12221”为破题关键,坚持生产、市场两手抓,把市场挺在生产前头,以政策之“实”激发市场之“活”,以活动之“热”带动品牌之“响”,打造兴宁鸽产业市场高地,让市场强劲活力成为兴宁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12221”,即推出“1”个农产品大数据平台,组建销区采购商和培养产区经纪人“2”支队伍,拓展销区和产区“2”大市场,策划采购商走进产区和农产品走进大市场“2”场活动,实现品牌打造、销量提升、市场引导、品种改良、农民致富等“1”揽子目标。

“农产品‘12221’市场营销体系建设对推动‘兴宁鸽’品牌建设迈上新台阶,加快建设农业强市,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兴宁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罗国强表示。

飞棚内的“兴宁鸽”(央广网记者 张顺鹏 摄)

以政策之“实”激发市场之“活”

“好环境孕育好品质,好基础塑造好品牌,好政策带来好发展。”这是兴宁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超文用“三个好”概括出的兴宁鸽产业优势。

《兴宁市扶持肉鸽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兴宁鸽产业发展规划(2024—2028 年)》《兴宁市支持兴宁鸽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随着一系列为兴宁鸽产业发展“量身定制”的“好政策”相继出台,兴宁鸽产业发展目标和路径愈加清晰:到2028年,争取实现年出栏肉鸽1亿羽以上,产业总产值超80亿元等目标,引导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在今年3月正式印发的《兴宁市支持兴宁鸽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中,记者梳理发现,兴宁将通过大力建设兴宁鸽本地消费市场,鼓励开发中东、欧洲和东南亚等国际市场,大力支持发展线上市场等系列举措,全力打造兴宁鸽产业市场高地。

探寻“兴宁鸽”本地消费市场,处处是愈发浓厚的“百‘鸽’争流”氛围。除了鸽饭店里人气高涨之外,风味各异的肉鸽预制菜产品,则成为广大游客首选的“兴宁手信”。

“兴宁鸽”被加工成各种风味的预制菜(央广网记者 张顺鹏 摄)

“兴宁市持续投入肉鸽加工产品开发,推动了冰鲜鸽和乳鸽预制菜等主导品类,预制菜产品包括盐焗乳鸽、酱香乳鸽、香辣乳鸽等风味乳鸽和便捷自加热鸽汤等品类,肉鸽产品线日益丰富。”罗国强向记者介绍,目前兴宁规模化加工企业日均生产冰鲜鸽约6万只、肉鸽预制菜产品约2万只。

走进广东省最大的肉鸽屠宰基地——梅州市金绿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肉鸽屠宰加工厂车间内,一只只肉鸽正经过标准化流水线上的一道道严格工序,被加工成各式各样的鸽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我们拥有标准屠宰生产线,配备全程冷链物流运输。肉鸽产业园实现肉鸽年屠宰量达1500万只以上,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梅州市金绿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叶金龙说。

以活动之“热”带动品牌之“响”

成功举办广东兴宁鸽“12221”市场营销体系建设启动仪式、广东肉鸽产业大会、湾区“食在广东·鸽出兴宁”兴宁鸽品牌专场推介会、广东省“百县千碗”暨兴宁鸽美食大赛,兴商合力让“兴宁鸽”登上广州塔等湾区地标建筑大屏……自去年以来,兴宁通过精心策划亮点纷呈的系列活动,进一步打响“兴宁鸽”名声。

广东省“百县千碗”暨兴宁鸽美食大赛(央广网记者 张顺鹏 摄)

“系列活动搭建了产业交流合作平台,吸引了众多国内外采购商、行业专家和媒体参与,有效提升了兴宁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拓展了兴宁鸽的消费市场。”兴宁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随着一场场活动相继开展,“兴宁鸽”的热度正持续“升温”。而为不断放大“兴宁鸽”的品牌声量,兴宁市农业农村局还积极创建“兴宁鸽”区域公用品牌,加强品牌管理和保护,制定品牌使用标准和规范,申报农业精品品牌,推动品牌化经营,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让“兴宁鸽”成为一张响亮的农业名片。

作为推动“兴宁鸽”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重要力量之一,广东宝宁农牧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与知名餐饮企业广州市大鸽饭餐饮投资有限公司建立深度合作,实施“标准化养殖+中央厨房”项目,形成从养殖、屠宰到加工、配送的产业闭环。

“我们的产品肉汁丰盈、口感出众,深受粤港澳大湾区高端餐饮市场青睐,目前在市场上都是供不应求的。”宝宁农牧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道。

与宝宁农牧“标准化养殖+中央厨房”的模式不同,“兴宁鸽”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另一“主力军”——金绿集团,则是基于全产业链的配套,在线上线下拓展自有品牌市场的同时,全力建好预制菜共享工厂,做好鸽子的养殖跟产品的加工,由品牌商、销售商负责市场营销跟品牌建设,形成上下游合作,集聚资源、降本增效,推动兴宁鸽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我们积极打造兴宁鸽预制菜共享工厂,把兴宁鸽产品通过‘走出去’的战略,打入全国连锁商超渠道,像盒马、钱大妈、朴朴等,加速拓展兴宁鸽产品的销售渠道,打响品牌知名度,提升产业经济效益。”梅州市金绿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伟波说。

记者从兴宁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下一步,兴宁将积极引导“兴宁鸽”区域公用品牌与“陈小鸽”“李大鸽”等企业品牌开展更深入的合作与联合营销。鼓励企业品牌在包装设计、宣传推广等方面突出“兴宁鸽”区域公用品牌标识,形成品牌合力,共同提升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同时,加强与餐饮、旅游等相关行业品牌的合作,开展跨界营销活动,拓展兴宁鸽的消费场景和市场需求。

从苏区小城到产业高地,兴宁鸽产业的崛起印证着农产品“12221”市场营销体系的生命力。随着广东《“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正式出台,兴宁鸽产业还将充分借助“媒体+”力量,在标准化养殖、品牌化运营、市场化拓展的道路上持续发力,让“兴宁鸽”这一曾藏于粤东山区的特色农产品,实现从“养在深闺”到“香飘全国”的跨越,书写乡村全面振兴、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兴宁答卷”。

编辑:罗世伟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