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广州5月18日消息(记者张顺鹏 实习记者熊昊 陈宇婷)“很新奇!很特别!”“非常逼真!看着很震撼!”在广东省博物馆内,一只在网络上“火出圈”的广宁玉雕“白切鸡”,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客前来“打卡”。而在博物馆的文创商店,冰箱贴、钥匙扣等一系列融入岭南传统文化元素的文创产品,则让游客们有机会将展品“同款”带回家。

博物馆文创商店人头攒动(央广网发 实习记者熊昊 摄)

“我们博物馆的文创产品非常注重文化内涵的加持。像这款潮州木雕贴金摆件就深受市民游客的热捧,消费者买回去之后可以动手体验这项非遗的制作流程。每一次联展,我们都会开发一些新的文创产品,吸引消费者尤其是年轻群体在‘买买买’的同时,也能了解到更多的传统文化。”广东省博物馆文创产业部工作人员林广清向记者介绍。

依托精美的设计、创新的形态,传统文化正借助更多充满“新”意的文创产品变得更加立体鲜活。在粤剧艺术博物馆普天乐“荔湾礼物”旗舰店,店员拿起一款热销的文创产品介绍道:“这款独具匠心的‘粤剧猫’钥匙扣,融合粤剧戏服元素,形象活泼可爱,尽显岭南风情,许多游客看到后都爱不释手,也愿意为这样的文创产品‘买单’。”

融入岭南醒狮元素的各类文创产品(央广网发 实习记者熊昊 摄)

醒狮摆件、“穿粤记”扑克牌、“水下考古”盲盒……记者在广州市内的多家博物馆内看到,这些“粤”味浓厚的文创产品,吸引着不同年龄的游客驻足挑选。展示柜前人头攒动,收银台前大排长龙,游客拎着大包小包心满意足地离店,涌动着文创的活力,更彰显着消费的热力。

“专门来广东省博物馆买这款挂件,是因为它既有馆藏文物的特色,又融合了一些具体的‘镇馆之宝’的元素,单从这个外形来说,就让我非常有购买的欲望。”一名从省外专程来到广东省博物馆“收集”广东特色文创产品的游客说。

博物馆里的文创消费热潮,折射出广东文旅市场的红红火火。数据显示,在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期间,广东全省405家博物馆共接待观众总数为375万人次。广东省吃喝玩乐服务消费规模领跑全国,同比增速达到54%,其中文旅消费较去年同期增长94%。

博物馆文创产品吸引国外游客驻足(央广网发 实习记者熊昊 摄)

“对文创产品我们应当‘眼睛向下’,避免争相复刻带来的严重同质化。”广州市博物馆协会文创与数字化专委会主任朱晓秋认为,文创产品的开发与博物馆的传播应当紧密相连,探索做好博物馆的传播,让更多人了解博物馆、走进博物馆,才能更好地将线上的流量转化为线下的购买力,从而进一步拉动博物馆里的文创消费。

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破圈。通过创新设计与文化传承的有机结合,在南粤大地的各大博物馆里,一系列传统与现代碰撞而生的文创产品,正持续吸引人气,燃旺消费市场,推动文化自信与消费升级的“双向奔赴”。

编辑:罗世伟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