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清远9月11日消息(记者罗世伟)石坪村,这个藏在粤北深山里的小村庄,曾因年轻人纷纷背井离乡讨生活而无人问津。2021年以后,原来破落的小村庄变身“壮瑶文化部落”,成为全省远近闻名的“打卡点”。
既留得住乡愁,又看得见未来。石坪村改头换面背后,是清远连山持续推进农村土地资源活化利用的生动写照。近年来,清远连山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承包地、宅基地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三块地”资源活化利用改革探索工作,不断激活乡村“沉睡资源”,焕发广大农民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
村民自发探索积累“激活土地”经验
连山所在的清远市,南部毗邻粤港澳大湾区等发达地区,北部则是连片的欠发达山区。而连山,正是处于清远北部地区,是我国唯一的壮族瑶族聚集地,也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广东生态发展区。
耕地稀缺,九山半水半分田,产业基础较为薄弱,经济长期发展较缓慢,青壮年人员外出打工多,土地易撂荒。这是清远连山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如何突破城乡二元结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2014年起,一场农村综合改革在清远全市推进,连山也开始探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促进农村土地资源活化利用,以解决农村土地碎片化、撂荒闲置、效益不高等问题。
连山县太保镇黑山村稻谷飘香(央广网发 唐志光 摄)
改革成果逐渐显现。记者获悉,太保镇黑山村通过盘活“三块地”资源,以股份制改革为抓手认定964位股民,集体耕地登记1468.39亩,种植有机稻、高山茶叶、油茶,发展集生态文旅、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康养旅居、亲子研学等为一体的旅游综合体项目,促进村民年增收近2万元。
永和镇蒙洞村通过土地整合,把450多亩土地收回经济合作社,用于规模种植大果山楂,将山楂园建成现代生态休闲农庄。2018年12月,当地成立村旅游公司,村民个人58户入股旅游公司占比10%,村委占比20%,并与多所高校签订村校合作协议,打造成“校+村”合作共建研学基地,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探索“三地活化”破解用地瓶颈
2022年,连山将石坪村作为试点,在全县探索农村“三地活化”改革,聚焦激活农村土地资源要素,以流转、入股、托管等多种方式,系统盘活农村承包地、宅基地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三块地”。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当年8月,广东星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创业青年丁球凤和她的团队进驻石坪村。
因山地居多、地块零散、土壤适耕性差等因素,加之村庄空心化、老龄化日益突出,导致石坪村经济无法得到有效发展。丁球凤作为项目领头人,带领团队首先从改造村里的老房子入手,用绣花功夫将村里闲置的民房“修旧如旧”,打造出民宿样板间,完成壮、瑶民族风情壁画及周边四小园环境提升等。
曾经破败的村庄蝶变成了美丽乡村。“仅仅26天,团队就在村里改造出了游客接待中心、乡村咖啡屋、公共餐厅、30栋民宿,同时充分利用村里300亩耕地统筹种植各种农产品。”丁球凤向记者介绍。
连山永和镇石坪村吸引游客前来游玩体验(央广网发 邱炜民 摄)
2023年,石坪村承办了连山全县村(社区)“两委”干部小班制、乡村运营师、乡村管家、粤菜师傅、乡村小厨培训班29场,培训人数1200人左右,各类培训团建和交流活动600多场次,接待游客约4万人次,带动826名农户增收。村里有了生机,曾经背井离乡的村民也开始返乡,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在总结石坪村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连山探索构建相应的制度机制和实施路径,充分激活“三块地”资源要素,并以“三块地”激活为核心,撬动人才、资本、技术和数据等相关要素进入农业农村。突出联农带农惠农功能,涌现出了一批以众创农贸、黑山羊智慧养殖、壮瑶锦绣为代表的成功典型,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连山特色的“三地活化”新路子。
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八月底连山的傍晚,暑热已逐渐消退。位于吉田镇高莲村委会高楼村绿野仙踪建设项目内,三三两两的市民结伴走在项目绿道上,享受着难得的惬意时光。距离县城仅一公里之远,项目虽然还没有最终完工,但已成为连山县城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连山吉田镇正在打造的绿野仙踪景区(央广网发 彭勇珍 摄)
“绿野仙踪”是吉田镇挖掘发展“3+1”土地活化改革探索亮点试点项目之一,项目计划3年内投资3000万元,打造集“农业产业振兴、户外运动健身、休闲娱乐体验、特色康养民宿”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振兴农文旅体验区,成为乡村振兴示范样板。作为“三地活化”经验的发源地,这个位于连山吉田镇并让全镇倾尽全力建设的项目,承担着连山探索“三地活化2.0”经验的重任。
吉田镇党委书记覃达陆介绍,绿野仙踪项目相较于此前的“三地活化”项目,作为承担进一步探索“三地活化”经验的重点项目,将进一步探索项目发展“三金融合”经验,尝试村民自有资金、村集体资金以及企业资金共同组成“三地活化”运营公司,统一打造乡村,以这种模式实现乡村振兴。
“村民的宅基地可以租赁的模式折价入股、农村承包地可以流转,村民自身也可以接受相关培训后在村内就业,成为民宿管家、服务员等。通过建立起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激发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覃达陆说。
鸣谢:清远日报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