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州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复《广州东部(增城)汽车产业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标志着增城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核心区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该规划以“国家级生态创新产业新城”和“大湾区智能制造高地”为战略定位,将为区域产业升级、生态优化及产城融合注入强劲动力。
十年迭代谋新篇,战略升级启新程
作为国家级经开区核心引擎,广州东部(增城)汽车产业基地原控规实施已逾十年。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原有规划在公共服务配套、生态承载力及产业链协同等方面渐显滞后。此次修编紧扣《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广州东部中心总体规划》要求,以“产业升级、产城融合、生态保护”为主线,重点布局汽车及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产业,同步推动宁西、仙村等片区扩容提质,着力构建高端现代产业体系。
区位示意图
四大策略擎动发展,产城融合绘就新景
一是创新提出“TOD联动集约化布局”,以轨道交通站点为核心,通过立体开发释放土地效能,形成“轨交+产业+城市”协同发展格局;二是创建活力共享的产业社区,规划打造“五横三纵”慢行主廊道及10条次廊道,串联休闲步道与智慧设施,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三是依托雅瑶河、官湖河等水系规划湿地公园与森林带,将公园绿地面积从78公顷扩容至122公顷,实现“5分钟见绿”的宜居愿景;四是以“三带四区”塑造科技质感界面,严控建筑风貌,打造创新设计标杆,塑造高品质城市风貌。
土地利用规划图
亮点纷呈塑优势,韧性发展筑未来
新规划呈现三大突破性亮点。产业聚能方面,规划总面积2538.76公顷,工业及物流仓储用地占比达53%,重点保障“车、显、芯”三大主导产业,预留弹性空间支撑未来产业链延伸。
产业功能布局图
生态交通方面,构建“一带一廊六轴多心”生态骨架,同步打造“六横五纵”主干路网,融合慢行系统与货运网络,实现高效通勤与物流配送。
服务升级方面,预测容纳16.94万居民及12.53万就业人口,新增408处教育、医疗、商业设施,布局260.7公顷绿地广场,海绵城市与防灾体系双管齐下,防洪标准提升至50年一遇。
绿地系统规划图
产城融合启新篇,绿色动能开新局
此次控规获批既是发展里程碑,更是奋进新起点。下一步将加速规划落地实施,通过“产业+生态+服务”深度融合,将广州东部(增城)汽车产业基地打造为湾区智能制造标杆与生态宜居典范,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增城区分局)

关注精彩内容